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19 12:24:38
每經編輯 段煉
據央視新聞,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截至目前,地震共造成甘肅105人死亡。此外,地震已致397人受傷,其中危重傷員16人,重傷員76人,中度傷員98人,輕度傷員207人,分別收治在臨夏州、積石山縣和鄉鎮各醫療機構救治。
另據此前青海省委宣傳部和青海省應急管理廳等部門透露,甘肅積石山6.2級地震波及鄰省青海,截至12月19日6時,地震已造成青海省海東市11人死亡,140人受傷。
12月19日,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向甘肅、青海兩省預撥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2億元,其中,甘肅1.5億元、青海0.5億元,支持地方開展抗震救災工作,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和影響。
此外,19日上午,新疆也發生了5.5級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2月19日09時46分在新疆克孜勒蘇州阿圖什市(北緯40.02度,東經77.86度)發生5.5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新疆多地網友表示,震感明顯。
發布會現場全體起立默哀
近幾日仍存在發生5級強余震的可能性
今天上午,甘肅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地震救援最新情況。新聞發布會現場,全體起立為遇難人員默哀。
發布會上介紹,震中位于積石山縣柳溝鄉,距離臨夏州積石山縣8公里,距離臨夏市39公里,距離蘭州市102公里。蘭州、慶陽、平涼、天水、隴南、定西、武威、金昌等地震感明顯。截至目前,地震共造成甘肅105人死亡,房屋損毀4782間。
此外,地震已致397人受傷,其中危重傷員16人,重傷員76人,中度傷員98人,輕度傷員207人,分別收治在臨夏州、積石山縣和鄉鎮各醫療機構救治。
根據本次地震區域構造、歷史地震活動、地震序列類型等特征,綜合分析認為,本次地震原震區近幾日仍存在發生5級強余震的可能性。
地震發生后,甘肅省級相關部門、臨夏州和積石山縣迅速行動,各方救援力量緊急馳援,排查搜救、傷員救治、轉移安置、災情核實、基礎設施搶修等抗震救災各項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
截至目前,已調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1500余人、公安干警1500余人、部隊官兵1000余人趕赴災區。甘肅省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協調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緊急向災區調運第一批應急物資,棉帳篷2600頂、折疊床10400張、棉被10400床、棉褥10400床、火爐1000套(含煙筒);省財政廳緊急下撥抗震救災資金2000萬元,幫助災區妥善安置受災群眾。震中及周邊地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不等不靠,迅速開展先期處置和自救互救,力爭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目前,搶險救援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進行,震區隱患排查、群眾避險安置、受損設施修復工作已全面展開。同時,由于震區交通條件限制,請社會志愿者、震區外群眾、社會車輛等不要前往震區,避免造成交通擁擠,確保救援通道、生命通道暢通。
夜晚平均氣溫-15°C
老百姓的棉服、棉被、棉鞋比較緊缺
甘肅臨夏州副州長李勇告訴記者,臨夏州人口比較多,積石山縣大概有二十六七萬人,在西北地區算人口較為稠密的。目前,受傷的村民都已轉移到醫院去,“臨夏州各個縣市離得比較近,八縣市之間差不多半小時車程。”
因為地震發生在半夜,現在各部門還在統計需要的物資,李勇透露,臨夏州內的資源不太夠,主要依靠省里,“物資正在過來的路上。”
記者看到,近幾日,積石山縣氣溫較低,夜晚平均氣溫在零下15攝氏度左右,“現在天氣比較冷,老百姓們的棉服棉被棉鞋比較緊缺,我們也正在籌措。”李勇說,國家應急部和省應急廳正在調撥棉布帳篷,“我們籌措了一些爐子,但現在重點是食物和衣物。”
是否開通捐贈通道?李勇說,感謝社會各界的關心,物資正在路上,目前道路還比較暢通,“發電機、爐子也比較需要,現在最重要的,我們先把吃的喝的穿的給大家準備好。”
國家消防救援局同步啟動戰勤保障應急響應,局北京、銀川物資儲備庫已準備機動鏈鋸400套、破拆工具組50臺、生命探測儀15臺、各類發電照明設備2300臺套,單兵帳篷等救援保障裝備3000套,皮大衣1000件,野戰應急食品300箱,全部模塊化配裝運輸車輛前送保障。
專家分析甘肅地震致重大人員傷亡原因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組織專家對甘肅積石山附近地震活動進行研究分析,此次地震位于甘東南地區,距離最近的斷層拉脊山北緣斷裂約3公里。初步震源機制解結果顯示,此次地震為逆沖型破裂。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大河家鎮陳家村一處倒塌的房屋。新華社記者 馬希平 攝
甘東南活動構造區位于中國南北地震帶北部,是青藏高原東北緣的一個重要組成區域。受歐亞板塊與印度板塊的長期擠壓作用,該區構造活動強烈,發育著東昆侖斷裂、西秦嶺北緣斷裂、臨潭—宕昌斷裂、光蓋山—迭山斷裂、迭部—白龍江斷裂、塔藏斷裂、岷江斷裂、雪山斷裂、虎牙斷裂等多條深大斷裂。
此次地震震中附近200公里范圍內,1900年以來共發生6級以上3次,均為孤立型或主震-余震型地震。截至2023年12月19日04時00分共記錄到3.0級及以上余震9次,其中3.0—3.9級地震7次,4.0級以上地震2次,最大為19日0時59分發生的4.1級地震。
根據歷史地震、地震序列衰減特征、地震前兆資料綜合會商結果初步判斷,此次地震為主震-余震型地震,余震衰減基本正常。地震部門正在進一步密切跟蹤研判。
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創院院長、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徐錫偉分析認為,甘東南地區位于青藏高原東緣,屬于南北地震帶組成部分,從震源機制解看為逆斷層型地震,推測發震斷層為北北西向拉脊山北緣斷裂。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原因來自多方面,如房屋抗震性能差、震區人口相對密集和時值深夜人處于休息狀態來不及躲避等。
新疆發生5.5級地震
救援先遣隊已趕赴震中
據央廣網12月19日消息,2023年12月19日09時46分,新疆克州阿圖什市發生5.5級地震,震中位于北緯40.02度,東經77.86度,阿圖什市有明顯震感,震源深度10公里。
具體方向:阿圖什市東北方向147公里,哈拉峻鄉東南方向88公里,距最近的哈拉峻鄉皮羌村東南方向37公里,距烏魯木齊城區908公里。
地震發生后,阿圖什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召集相關單位,做出安排部署,并與距離震源最近的鄉進行視頻調度,同時組織消防、應急管理、公安、供電等各支力量赴震中區域全面排查。目前,應急救援物資全部到位,城區通訊、供電、交通道路、群眾生產生活等一切正常。
阿圖什市應急指揮中心立即行動 (央廣網發 張峰 攝 )
新疆消防救援總隊立即啟動地震災害一級響應機制,克州消防救援支隊調派阿圖什市地震救援先遣隊9車30人,第一時間趕赴震中進行探查。烏魯木齊、喀什、阿克蘇、巴州、伊犁、和田、塔城、博州消防救援支隊共160車、800人、17犬,攜帶36275件(套)器材裝備在營區待命,隨時做好增援準備。
克州消防救援支隊調派阿圖什市地震救援先遣隊9車30人 (央廣網發 楊文駒 攝)
巴州森林消防支隊阿克蘇大隊9車56人,150件套救援裝備,做好救援準備。前突小隊已向震中機動。
編輯|段煉 杜波
校對|程鵬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中新網、央廣網、新華社、央視網、海報新聞、頂端新聞、中國日報網、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