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24 18:18:30
每經評論員 王硯丹
近日,A股市場IPO(首次公開募股)方面傳出重磅消息。12月22日晚,上交所官網公告,因蜂巢能源及其保薦人中信證券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根據相關規定,上交所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對于主動撤回IPO申請,蜂巢能源表示,公司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以公司以及公司股東的最大利益為重,決定撤回A股申請,并考慮啟動其他融資方案。
由于蜂巢能源本次擬募資金額高達150億元,是科創板在審項目中募資金額最高的一家,因此其撤回IPO申請成為投資者熱議的焦點話題。筆者認為,作為一家國內市場排名前列卻持續虧損的電池企業,蜂巢能源撤回IPO申請,也反映出目前資本市場投融資環境的相應變化。
首先,今年下半年以來,滬深兩市IPO受理家數明顯下降。根據Wind(萬得)資訊統計,滬深交易所在7月、8月連續零受理后,9月受理了11家,但10月、11月再次回歸零受理。與此同時,IPO上會和注冊速度相對較慢,8月至11月,僅有24個項目注冊生效,但主板、科創板、創業板累計排隊企業數量超過500家。
這既反映了證監會8月27日表態“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優化IPO、再融資監管安排”后政策環境的變化,同時也說明在二級市場走勢仍然反復波動情況下,短期內一級市場發行可能仍將低位徘徊。
其次,從蜂巢能源撤回IPO申請后的輿論來看,目前市場環境無形中對企業上市要求有所提高。預披露文件顯示,蜂巢能源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業績持續大額虧損,歸母凈利潤分別為虧損3.26億元、虧損7億元、虧損11.54億元及虧損8.97億元。
科創板雖然設置了多元包容的上市條件,允許符合科創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的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但在目前二級市場反復震蕩、磨底的階段,投資者對虧損企業估值必然更加謹慎,蜂巢能源能否順利發行不確定性大幅增加。此時撤回IPO申請另外謀求其他融資渠道,對企業而言是理性選擇。
毋庸置疑的是,作為直接融資的重要平臺,IPO階段放緩對企業發展、中介機構運營等都會產生重大影響;但長遠來看,短期內融資放緩帶來的陣痛,將倒逼企業和中介機構苦修內功,對構建更為良好的新股發行生態具有重要意義。
在資本市場的聚光燈下,企業的優點和缺點都會被放大。對擬上市企業而言,只有不斷夯實自身硬實力,提升公司質量,堅持合法合規運營,才能經得起投資者檢閱,站上更高的發展平臺。
對中介機構而言,融資放緩后業績壓力增大,但同時也提供了篩選優質項目的重要機遇。作為資本市場“看門人”,中介機構應堅持口碑第一,必須進一步嚴把入口關,杜絕企業“帶病闖關”,或者“一查就撤”,從源頭幫助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方能贏得客戶與投資者的長久信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