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26 15:14:36
每經記者 段思瑤 每經編輯 裴健如
12月25日晚間,長安汽車(000625.SZ)發布公告稱,公司與贛鋒鋰業(002460.SZ)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加快推進(半)固態電池研發合資項目及制造產業化項目,并基于下一代汽車動力電池(半)固態電池研發合作,探討向電池上游鋰礦資源、鋰鹽深加工、電池材料,中游電池制造及下游廢舊電池綜合回收利用延伸,推進電池產業全鏈條戰略合作。
長安汽車董事長、黨委書記朱華榮表示:“此次長安汽車與贛鋒鋰業戰略合作備忘錄的簽署,是長安汽車‘香格里拉’計劃、長安金鐘罩電池品牌規劃的持續推進。”
今年11月,長安汽車發布自研電池品牌——長安“金鐘罩”,提出對半固態、固態電池的全新電解質材料開發、關鍵工藝開發,基于整車需求,正向開發固態電池,從2025年開始逐步量產應用,2030年全面普及應用。
目前,以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為代表的液態鋰離子電池雖已發展成為行業的主流技術。但隨著需求的上升以及行業對技術的追求,液態鋰電池已經無法滿足車企、動力電池廠商,甚至消費者。在此背景下,被譽為“下一代動力電池風向標”的固態電池成為焦點。
長安汽車之外,包括上汽、廣汽、長城汽車以及日產、豐田等車企均有固態電池的相關布局,以及明確的量產規劃。比如,2024年首款搭載800v超級快充固態電池的智己汽車新車型即將量產上市;豐田汽車則將在2027年量產固態電池;日產預計全固態電池在2028年之前量產上市;福特預計2026年推出搭載固態電池的車型。
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分析師周然認為,能兼容目前材料、產業體系的半固態電池是優選方案,預計2030年可見大規模商業化的全固態動力電池,而半固態電池在2024年即有望在動力市場量產裝車。
除了固態電池,在新型電池方面,長安汽車正在開展鋰硫電池、金屬電池等電池的原型電芯設計,預計能量密度將突破1300~1500Wh/kg,力爭在2035年實現搭載應用。
按照長安汽車電池戰略規劃,其計劃到2030年,推出液態、半固態、固態等8款電芯;首款CTV技術將于2024年開始量產;通過技術、產品、商業模式的拓展,以“能源”為主線,打造完整的可再生能源生態圈,形成能源生產、存儲與利用的產業閉環,來應對越發激烈的電池市場競爭。
當下,電動車時代的三電系統已經取代燃油車時代的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正在成為車企的核心競爭力。而車企勢必要將這些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包括長安汽車在內的多家整車廠已踏上了自研電池、自建電池廠的道路。
“電池的成本占比太高,至少占到整車價格的25%左右,整車企業如果沒有電池的利潤,企業的銷售利潤率會大幅下降,那車企盈利能力將銳減,而且盈利差帶來的系列問題都會很嚴重。”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鋰電池是技術快速推進的產品,所以整車企業未來必然會延伸到電池領域,整車企業自造電池是趨勢。
下游的車企爭相切入上游動力電池領域,上游的鋰礦企業則將觸手伸向下游的整車市場,此次與長安汽車合作的贛鋒鋰業,近年來投資策略漸漸向下游整車企業進行布局。
去年,贛鋒鋰業相繼參與了廣汽埃安和嵐圖汽車的A輪融資;今年9月,其又以現金10億元人民幣,認購賽力斯(601127.SH)旗下全資子公司重慶瑞馳汽車實業有限公司新增的1億元注冊資本。
通過入股整車企業,贛鋒鋰業可以進一步綁定下游整車需求,有利于其業務拓展,提高其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贛鋒鋰業方面認為,此次與長安汽車的合作,有利于加強公司與下游客戶聯系,推進公司半固態電池的研發和產業化,同時加強公司鋰產業鏈的業務布局,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