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27 21:08:28
早在防東鐵路項目設立之初,其意義就已被初步勾勒:一是推動廣西與東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建設,二是大大加強廣西乃至整個西南、華南地區同東盟各國的交流。
每經記者 劉艷美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防城港新聞網
中國鐵路消息,12月27日7時59分,隨著D8242次首發動車組列車從東興市站駛出,開往南寧,標志著廣西防城港至東興鐵路正式開通運營,中越邊境城市東興市接入全國鐵路網。
作為我國首條直通中越邊境口岸城市的高鐵,防東鐵路全長47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客貨共線運營。東興市是改革開放后第一批沿邊開放城市,是中國通往東盟最便捷的海陸門戶。如今,這里結束不通鐵路的歷史,首府南寧到國門東興僅需約70分鐘,貨運通道能力成倍提升,廣西對外開放的國際大通道體系進一步擴大,為中國—東盟合作發展帶來新機遇。
解讀:東興東南瀕臨北部灣,西南與越南接壤,作為我國與越南唯一海陸相連的口岸城市,東興與越南芒街只有一河之隔,芒街到越南第三大城市海防市則只有200多公里距離。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早在防東鐵路項目設立之初,其意義就已被初步勾勒:一是推動廣西與東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建設,二是大大加強廣西乃至整個西南、華南地區同東盟各國的交流。
廣西“十四五”鐵路建設規劃示意圖 圖片來源:《廣西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
對內,防東鐵路作為《“十四五”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實施方案》通道內聯外延重點工程之一,建成后向北將與欽防高鐵貫通運營,通過欽防線、邕北線北上南寧,東達欽州、北海,再向東通過規劃待建的合湛高鐵可到達湛江,最后與廣湛鐵路通向粵港澳大灣區,實現華南沿海高鐵大貫通,促進沿線區域經濟發展。
對外,防東鐵路有效銜接“一帶”和“一路”,建成后將與規劃的越南河內至海防至芒街鐵路相連,為中越兩國往來乃至中國—東盟融通架起一座“新橋梁”,成為中越互聯互通國際通道及中國—東盟鐵路南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發布的中越聯合聲明提出,雙方將推動中越跨境標準軌鐵路聯通,研究推進越南老街-河內-海防標準軌鐵路建設,適時開展同登-河內、芒街-下龍-海防標準軌鐵路研究。
更早之前的今年5月,越南交通運輸部部長等人帶隊訪華,先后與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中交集團、中國中車、國鐵集團、中國鐵建和中國中鐵等部委和央企舉行會見會談。
種種跡象顯示,中越鐵路合作正釋放出積極信號。目前,與越南連接的云南和廣西都在積極推進與越南的鐵路互通項目,除防東鐵路外,云南方向的昆河鐵路已經建成投運,廣西方向南寧至憑祥鐵路預計2025年全線建成。
隨著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日益緊密,中越關系發展步入新階段,無論云南還是廣西,都有望從中受益。而昆明和南寧的“東南亞第一橋頭堡”之爭,在未來一段時間或將變得更加激烈。
浙江今年戶籍人口增加9.93萬人
12月27日舉行的浙江公安服務民生發展新聞發布會介紹,浙江高質量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推動勞動力要素合理暢通有序流動。據浙江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黎偉挺介紹,今年浙江戶籍人口持續攀升,年度增加9.93萬人,為浙江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輸入新增勞動人口。
杭州至南昌高鐵全線貫通運營
中國鐵路消息,12月27日,杭州至南昌高速鐵路今日全線貫通運營,線路全長560公里,其中杭州至黃山段于2018年12月25日開通運營。本次建成通車的杭昌高鐵黃昌段線路全長288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杭昌高鐵是繼滬昆高鐵杭州至南昌段后,連接杭州至南昌的又一高鐵大通道,途經眾多著名旅游景區,串起一條世界級黃金旅游線。
蘇州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蘇州國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李方玲,注冊資本500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含企業總部管理、股權投資、創業投資、融資咨詢服務、以自有資金從事投資活動等。該公司由蘇州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全資持股。
廣州大手筆提振金融業
上海證券報消息,12月27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印發《廣州市促進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法人金融機構實質開展運營活動并作出實質貢獻后,最高可獲1億元獎勵;提高對商業銀行專營機構的獎勵標準,商業銀行專營機構實質開展運營活動并作出實質貢獻后,可獲1000萬元獎勵;對廣州期貨交易所每個上市新品種給予2000萬元獎勵;企業首發上市最高可獲1800萬元獎勵。
呼和浩特、包頭簽署加快同城化發展協議
央廣網消息,12月26日,呼和浩特市與包頭市簽署加快同城化發展協議,同時啟動2024年重點推進事項。這意味著呼和浩特和包頭兩地勇于走出“第一步”,成為同城化發展“探路者”。這對于率先打造呼包鄂烏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引領帶動全區高質量發展,推動形成優勢區域并加快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常州即將高質量邁入GDP萬億之城”
常州日報消息,12月26日,中共常州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召開。消息提到,今年常州“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邁上新的臺階”。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常州即將高質量邁入GDP萬億之城,走出了實體支撐、自立自強、內外兼修、融合均衡、勠力同心的萬億之路,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實現了綜合競爭力、資源集聚力、區域輻射力、發展影響力的大幅躍升。
消息還指出,明年是常州萬億之城再出發的第一年,全市上下要緊扣“國際化智造名城、長三角中軸樞紐”城市定位,深入推進“532”發展戰略,以“萬億之城再出發”的決心,以“走在前、做示范”的擔當,奮力書寫好中國式現代化常州答卷。
目前,全國共有24座城市躋身GDP“萬億俱樂部”。如果常州在今年沖刺萬億之城成功,意味著繼2021年東莞GDP破萬億后,萬億城市俱樂部將再次擴容。
3.61萬公里
央視新聞消息,今年以來,國鐵集團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高質量推進鐵路規劃建設。前11個月,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4%。隨著貴南、福廈、濟鄭等一批高鐵新線建成通車,新增高鐵運營里程1700余公里,“八縱八橫”高鐵網越織越密。
圖片來源:央視截圖
國鐵集團發展和改革部規劃處副處長鄧立紅表示,2023年鐵路投資高位運行,“八縱八橫”高鐵網主通道加快建設,截至11月底,已建成投產3.61萬公里,占比約80%,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國城市社會發展百強榜出爐,北京上海領銜
近日,上海高校智庫重點研究項目“新時代中國城市社會發展指數暨百強榜(2023)”出爐,前十強城市分別為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廣州市、杭州市、重慶市、南京市、武漢市、成都市、天津市。
北京和上海引領城市社會發展,深圳和廣州齊頭并進。國內主要城市群在社會發展百強榜中表現優異,排行榜前十位城市有七個城市來自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重慶、武漢和成都等三個中西部城市表現優異。
此外,前二十強城市分別為東莞市、西安市、蘇州市、佛山市、濟南市、珠海市、寧波市、廈門市、青島市和鄭州市。東莞、西安和蘇州位列第11至13名。從整體上看,前三十強上榜城市名單基本穩定,但內部排位競爭激烈,這既反映了城市社會發展的長期性和穩定性,也反映了政府推動城市社會發展的積極性和緊迫感。
該課題組由華東理工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研究院何雪松教授和吳開澤副教授領銜。2023年城市社會發展指標體系包括7個一級指標、47個二級指標,從多個層面對297個地級以上城市的社會發展狀況進行綜合評價。一級指標分別為經濟發展與民生建設、人口發展與社會潛力、生態文明與環境治理、社會治理與社會服務、文化教育與科技創新、公共醫療與居民健康、社會保障與社會救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