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31 17:01:46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編輯 彭水萍
年末最后一周A股大漲,滬指全周漲2.06%至2974.93點,全年跌3.7%。深綜指全周大漲2.92%,年跌6.97%。創業板綜指周漲幅達3.24%,年跌5.41%。科創板周漲1.03%,年跌11.24%。北交所較為特殊,北證50指數周漲9.05%,全年大漲14.92%。
A股連續第二年下跌,雖然跌幅較2022年少,但給人感覺卻更差。2023年是疫情放開后的一年,投資者普遍預期經濟將較疫情時大幅好轉,上市公司業績自然也同步受益。然而,實際情況卻較預期相去甚遠。人們雖然能明白疫情或有“疤痕效應”,卻誰也不曾料想到會嚴重如斯。包括北向資金在內的外資自然也沒料到這些,這在其資金流向上也可看得很明顯,即隨著中國疫情封控的放松,外資首季大幅流入,但其后在全年多數的時間又轉為流出。
令人失望的全年交易結束,最后兩個交易日市場終于出現了較好信號,外資也出現相對明顯的返流。個人猜測2024年首季A股或許會有比較大的機會,因內外部環境頗為難得的都比較配合。
在外部方面,就是美聯儲的降息已迫在眼前了。從多數市場人士的觀點來看,美聯儲很可能3月份就降息。股票市場向來會提前反應,不可能非得等到宣布時才漲。美聯儲降息是個系列動作,會有若干次,這樣的環境顯然會有利于人民幣匯率表現,對外資心態也會產生積極影響。不過也應該承認,外圍因素在新的一年內仍免不了產生些擾動,在美國大選年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對于這樣的擾動,投資者也不必因噎廢食,因這類擾動通常相對可控。
在內部方面,應該就是上半年“穩增長”措施大概率將密集出臺。大家知道,早在至少三個月之前,市場已基本確定2023年經濟增長目標已能實現,故當時穩增長信號雖然較多,可在力度上都相對收斂。到了2024年,要維持穩健的經濟增長速度,上半年各級政府緊迫性必遠超之前的幾個月。“一年之計在于春”,只有在上半年取得些令人滿意的增長,各級部門對實現全年目標才會感到“心中踏實”。
投資者元旦后應積極持倉或增持。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A股向好概率較大,但投資者短期內也不需要去追漲,元旦后一兩周慢慢尋機買入或調倉即可。
在品種方面,投資者不妨各視自身操作能力與偏好而定。愿承受更多波動,且對“某些特定高科技行業較熟悉”的投資者一般可配置科技股、AI相關等個股。若對相關行業不熟,這部分投資者也可考慮買入高科技主題基金。
風格較穩健的也可配置長期超跌的消費藍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擴大內需是未來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故超跌的消費藍籌應有些機會。
由純技術原因看,我國出口與投資需求應暫時不足,內需來彌補這些幾成必然。若能高瞻遠矚些,那么意義當遠不止于此——擴內需能提升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提升國際市場人民幣受歡迎度。還有,中國消費市場越“巨大”,外資就越不敢輕言“脫鉤”或“去風險”。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 njcjnews)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