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03 23:33:39
每經AI快訊,2024年1月3日,申萬宏源發布研報點評新巨豐(301296)。
公司為國產無菌包裝頭部企業。2009年進入伊利供應鏈,截至2022年伊利占公司收入比重75%,此外積極拓展新希望、夏進乳業等液態奶客戶和王老吉、椰樹等非碳酸飲料客戶。2017-2022年公司收入/歸母凈利潤CAGR分別為15.9%/10.9%。22Q3以來主要原材料價格開始回落,帶來較大盈利彈性,2023年來毛利率逐季修復。
無菌包裝行業:結構性國產替代有序進行中。1)規模:2022年國內無菌包裝需求量為1136億包,同比3.2%。我們預計2025年需求量為1288億包,2022-25年CAGR達4.3%,2025年市場空間230億元,2022-25年CAGR達4.6%。其中液態奶貢獻主要需求、非碳酸飲料無菌包裝應用比例提升帶來增量。2)格局:2020年內資新巨豐、紛美包裝的市占率9.6%、12.0%,較2009年提9.6、2.4pct;低端枕包領域基本實現國產突破,磚包、鉆石包領域成為當前國產替代的焦點。驅動力來自:內資廠商突破包材專利等封鎖、下游乳企的核心訴求從市占率提升變為盈利改善、利樂收到反壟斷行政處罰客觀限制市占率、紛美包裝勝訴利樂增強了下游客戶的信心,加快國產替代進程。
公司產品品質穩定,性價比高,提供一體化包裝解決方案。無菌包裝行業核心壁壘最終體現為穩定的高良品率;公司10余年技術積累達到高設備適配性和高良品率,比肩利樂,但價格低于利樂和國資的紛美包裝,帶動伊利無菌包裝占成本比重自2001年的17.0%降至2022年的12.5%。包材主業外,提供低價技術服務,加快布局灌裝設備,實現引流。
上市后擴產消除產能瓶頸,推動產品多元化。2022年產能180億包,預計2025年達到480億包,為行業內擴產幅度最大廠商。把握國產替代節奏,差異化占位高盈利枕包;當前積極向磚包、鉆石包拓展;短期內可能拉低整體盈利,穩定量產后毛利率有提升空間。
大客戶份額提升,新客戶拓展順利,產能有序消納。1)伊利:提供穩定基本盤。合作長達10余年,并獲得伊利戰略持股;預計2025年公司在伊利份額有望提升至約40%。2)其他客戶:非伊利存量客戶份額提升較快,且主要以新包型為主;新客戶拓展快,2019-2021年新增客戶收入CAGR高達91.2%。3)收購國產無菌包裝龍一紛美包裝28.22%股權。紛美包裝是蒙牛主要國產供應商。本次收購助力進軍蒙牛、規范行業價格競爭秩序;紛美包裝具備海外生產基地優勢和灌裝機技術,收購后有助于加速國產無菌包裝產業鏈國產替代進程,成為海外并購擴張的重要一環。
無菌包裝國產替代排頭兵。上市后產能擴張,深度綁定伊利,提供增長基本盤;收購紛美加快無菌包裝產業鏈的國產替代進程,優化行業價格秩序。預計2023-2025年歸母凈利潤1.96/2.88/3.59億元,同比15%/47%/25%,對應PE為22X/15X/12X。2024年可比公司平均PEG為0.6倍;公司2023-2025年歸母凈利CAGR為35.4%,對應2024年PE為22倍,對應市值62億元,向上空間43%,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主要風險:原材料價格大幅上升、大客戶國產替代節奏不及預期、行業擴產期價格戰等
(來源:慧博投研)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 曾健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