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刷屏了!應屆生可拿超200萬年薪,還不限學歷專業!何方神圣這么“壕”?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05 13:17:24

          每經編輯 段煉    

          你敢相信?應屆生年薪超200萬元!

          新年伊始,隨著各大資管機構的業績報表相繼出爐,帶動著跳槽和招聘也隨之火熱起來。在市場關注度持續不減的量化圈,一則低調的招聘啟事,刷新了應屆生的薪資上限——32.5萬美元(約合231萬元人民幣)。

          這些一擲千金的華爾街量化機構,在不斷天價年薪吸引人才的背后,是其在市場中大賺特賺。美國股市在2023年表現出色,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24%,納斯達克100指數創下1999年以來的最佳表現,而其中對沖基金抱團美國7只科技股成為業績優異的重要保障。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量化基金大廠

          給應屆生開出超200萬年薪

          去年夏天,華爾街量化基金Point72在其官網發布暑假的實習生招聘啟事,其中量化開發實習生崗位年薪為24萬美元-3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72萬-215萬元),引起來市場一片圍觀。

          當下,華爾街一家行事低調的量化基金Jane Street,更是“壕氣沖天”,給應屆畢業生身份的軟件工程師,開出32.5萬美元年薪。這意味著,一位入門級的新人在量化大廠,可以拿到231萬元人民幣的年薪,折合月薪接近20萬元人民幣。這個年薪數字,直接刷新了量化圈應屆生身份的工程師年薪的“上限”。

          CFF20LXzkOwQaXPqPSR9JIh9d1icT7ykGVbjrAAudtG80PeC8fkyOv6GibicUAvzjB7wZXHib7htlX96xXp2gO1j3w.jpg

          美國薪酬數據收集和求職談判指導網站Levels.fyi(澎湃新聞)

          更有意思的是,與Point72招聘不同,Jane Street在校招不限學歷,甚至無需具備任何金融、編程方面知識,公司就愛招聰明、謙虛、熱愛學習的員工,還明確表示不會在面試過程中問同學金融、經濟學相關知識,非商科、非CS專業的留學生完全可以嘗試投遞。

          “我們正在尋找愿意幫助我們設計和構建運行公司的系統和工具的軟件工程師。你將在Jane Street的各個部門找到軟件工程師,解決從交易柜臺到會計團隊等關鍵領域的實際問題,以及建立基礎設施,無論這意味著實施網絡監控還是風險模型。”在Jane Street的官網招聘公告中這樣寫道,“我們對有任何語言經驗的有才華的工程師都很感興趣——我們大多數人在加入OCaml(一種編程語言)之前幾乎沒有任何實際經驗。”

          這份招聘面向應屆生,工作地點包括香港、倫敦、紐約。有趣的是,對于該職位的要求,Jane Street稱不要求應聘者有函數式編程、金融或任何其他特定領域的背景,而是尋找喜歡解決有趣問題的聰明程序員,“我們更感興趣的是你如何思考和學習,而不是你現在知道什么。”

          具體來說,Jane Street認為應聘者應該是一個熱愛科技的頂尖程序員;求知欲強,樂于合作,渴望學習;謙虛,不怕問問題,勇于承認錯誤;要求英語流利。

          據澎湃新聞,efinancialcareers調查顯示,Jane Street相比往年擴增25%以上,僅在紐約辦公室就招了120個實習生。此前還傳出,其2023年給實習生開到了每月1.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1.5萬元)的高薪

          那么,這家給出如此高薪資的量化機構,到底是何方神圣?其官方網站顯示,該公司設立于2000年,定位是“一家全球流動性提供商和交易公司,利用復雜的定量分析和對市場機制的深刻理解來幫助保持價格的一致和可靠。”

          CFF20LXzkOwQaXPqPSR9JIh9d1icT7ykGSINf5PbywNVk16FY0UFpghibuhiajYUskJoF8UK9p6ic7lTol89SWnwXw.png

          圖片來源:Jane Street官網截圖

          Jane Street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做市商之一,旗下有超過2000位員工,在紐約、倫敦、阿姆斯特丹、中國香港等45個城市均設有辦公室,所投資的資產涉及ETF、股票、期權、商品現貨、期貨、債券以及外匯等,還包括加密貨幣。該公司投資內地市場的主體是簡街亞洲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為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RQFII)該機構在ETF領域交易份額占比很大,ETF通常占美股每日交易的四分之一。2020年運營超過17萬億美元的證券。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押注科技“七巨頭”

          美國量化基金去年大賺特賺

          據證券時報,美國股市在2023年表現出色,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24%,納斯達克100指數創下1999年以來的最佳表現。而就在去年,美國量化基金也在市場中大賺特賺。

          根據美國銀行的最新報告,公司根據客戶流量的數據顯示,去年散戶投資者紛紛逃離美國股市。與此同時,對沖基金成為聰明的投資者,在股市持續飆升之際大舉投入資金。

          該行策略師Jill Carey Hall在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總的來說,美國銀行的客戶在2023年是凈買家,向美國股市注入了660億美元。其中,企業和對沖基金的購買最為明顯,這是4年來首次凈流入該資產類別。另一方面,機構和私人客戶是凈賣家,后者從美國股市中撤出的資金量更是創2019年以來最多。報告還稱,美銀客戶在2023年大量買入科技和通訊服務類股,同時賣出工業、能源、必需品和公用事業類股。美國銀行自2008年以來的數據顯示,工業類股的累計流出規模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這個報告也印證了此前高盛的數據。去年下半年,高盛曾表示,美國對沖基金行業對市值最大的7只科技股的敞口達到創紀錄水平7只最大的科技股分別是微軟、蘋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臉書母公司Meta、亞馬遜、英偉達和特斯拉。這7只美股市值合計約占高盛追蹤的對沖基金所持股票總市值凈值的20%。這些巨頭股也是推動2023年美股大盤整體上漲的主要動因。

          目前,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城堡投資旗艦多策略基金2023年上漲15.3%,并計劃向其客戶返還高達70億美元的資金(類似基金分紅)。去年,城堡投資曾向其投資者返還了約85億美元的利潤。自2018年以來,城堡投資已向投資者返還了約250億美元的利潤。

          然而,押注科技股之外的對沖基金,表現則不盡如人意。美國管理600億美元資金的量化巨頭D.E. Shaw & Co.旗下最大對沖基金在2023年僅取得低于10%的回報,其旗艦綜合基金上漲了9.6%。該基金投資于多個資產類別和地區。另外,其旗下規模第二大基金Oculus去年上漲7.8%,該基金主要進行宏觀押注。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國內量化基金成績如何?

          上周A股2023年的交易收官。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在383只有完整凈值數據披露的公募量化產品(多份額產品僅以A份額參與統計)中,2023年實現正收益的產品有61只,占比為15.93%;超額表現方面,2023年跑贏滬深300指數的產品有290只,占比75.72%;跑贏中證500和中證1000的產品分別為193只和168只,占比分別為50.39%和43.86%。

          公募量化產品年度排名方面,頭部陣營在收官階段的競爭一直非常激烈,到最后也是以不到0.3個百分點的微弱差距決出冠亞季軍。其中,渤海匯金量化成長混合以近13.8%的收益拿下公募量化年度冠軍,領先第二名國金量化多因子A僅0.11個百分點,長城量化小盤股票A緊隨其后拿下季軍,前5名收益密集分布在13.39%-13.8%區間。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募量化前5名產品中,冠軍渤海匯金量化成長混合規模最小,截至2023年9月30日不到4000萬元,而國金旗下兩只旗艦量化產品規模排名前列,且均在2023年實現規模大增長,堪稱公募量化2023年度的“無冕之王”。此外,華夏智勝先鋒股票(LOF)A和西部利得量化成長混合A等規模較大的量化產品也取得10%以上收益。

          CFF20LXzkOwQaXPqPSR9JIh9d1icT7ykGw570Up9LqicUogosGAbTJxd4yQyLJNw00lVIZgYtcTXlBrUsXPOJe9g.png

          公募量化產品2023年收益前10名

          2023年全年業績“黑榜”方面,雖然多只墊底產品憑借年底新能源光伏賽道的反彈收窄了跌幅,但對年度終極排名并未有實質性的影響。東吳安享量化混合A以近39%的跌幅結束了2023年,領跌公募量化產品;墊底的前5只產品仍舊來自新能源光伏賽道,跌幅均超30%。

          CFF20LXzkOwQaXPqPSR9JIh9d1icT7ykG8JZEhNbYnTsQoe6E1Rib0XriaPXv1XWI2cSRLwWMMBvQyDE0MWu20dug.png

          公募量化產品2023年收益后10名

          私募方面,2023年,有1300只私募量化多頭產品取得正收益,占比66.5%;從細分策略來看,227只中證1000指增產品2023年平均收益達8.57%,該策略正收益產品占比也高達90.31%,也是唯一正收益占比超九成的細分策略;滬深300指增、中證500指增和量化選股策略的正收益產品占比分別為25.93%、75.41%和62.03%,均相較11月底有所下滑。

          超額表現方面,1955只私募量化多頭產品2023年平均超額收益為14.64%,其中表現最好的細分策略是量化選股策略,平均超額收益達16.92%,而中證1000指增產品平均超額收益也達15.88%。1752只私募量化多頭產品2023年實現正超額,占比接近九成,整體超額表現優異,其中,中證500指增和中證1000指增細分策略正超額占比分別超95%和97%。

          編輯|段煉 杜波

          校對|孫志成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證券時報、澎湃新聞、券商中國、每經網(記者:彭水萍)、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色9 | 亚洲国产成在人网站天堂网 | 亚洲天堂a中文字幕 | 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精品 | 制服丝袜国产一区在线播放 | 亚洲日本欧美中文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