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05 22:28:03
◎《意見》提出的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研發一批先進應急機器人,大幅提升科學化、專業化、精細化和智能化水平;建設一批重點場景應急機器人實戰測試和示范應用基地,逐步完善發展生態體系。
◎《意見》提出,要加強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在應急機器人中的創新應用,提升機器人智能化水平。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旭
1月5日,應急管理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加快應急機器人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應急機器人是在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過程中,執行監測預警、搜索救援、通信指揮、后勤保障、生產作業等任務,能夠實現半自主或全自主控制,部分替代或完全替代人類工作的智能機器系統的總稱。應急機器人具有感知、決策、執行等特征,可提升復雜危險場景中生產和救援的效率與安全性。應急機器人的發展與應用,代表了應急管理裝備現代化發展趨勢,是衡量我國應急管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意見》提出的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研發一批先進應急機器人,大幅提升科學化、專業化、精細化和智能化水平;建設一批重點場景應急機器人實戰測試和示范應用基地,逐步完善發展生態體系;應急機器人配備力度持續增強,裝備體系基本構建,實戰應用及支撐水平全面提升。
中國災害防御協會應急科技裝備專委會秘書長、教授級高工常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應急機器人是衡量我國應急體系和能力達到現代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同時也代表了我國應急裝備管理的一個發展趨勢,這次出臺的文件是有針對性的,也是切合當前實際情況的。
“以往說到應急領域的機器人,大部分說的是消防機器人,但實際上消防只是應急領域一個比較大的分支,它并不是全部。”常建表示,這次文件對應急機器人專門做了一個明確的界定,并且提出了三大主要目標,要攻克哪些共性的核心技術,要在哪些領域發展哪種類型的機器人等,“我認為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是指導科研院所和整個應用實踐部門的一個重要指南。”
常建進一步闡釋,應急管理有三個不同的階段,即防災、減災和救災。當前期災害或事故已經發生時,以應急機器人為代表的應急救援裝備就起到“最后一道關口”的作用,它的性能好壞直接決定了救援效率。
常建表示,機器人分成幾種類型,包括教育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或者特種機器人,應急機器人屬于特種機器人的一種。
“近年來,尤其是應急管理部成立以來,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應急救援裝備得到了高質量的發展。”他說,中國的特種機器人除了大家熟知的消防機器人以外,還有針對洪澇災害的排澇機器人、水上和水下救援機器人、執行運輸任務的機器人,用途包括地震后用無人機搭載生命探測儀進行大面積搜索,用偵察機器人探測感知燃氣爆炸事故等。
但同時也要看到,當前,我國應急機器人尚處于發展初期,距離實戰應用還有一些差距。常建認為,在這一背景下,兩部門聯合制定這樣一個文件,對實踐是具有很強指導性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加強應急機器人急需技術攻關方面,《意見》提出,要圍繞強化機器人抗惡劣環境能力、提高機器人載荷功能及模塊化水平、提升機器人控制及智能化水平等重點領域,加大科研攻關力度,突破一批基礎共性技術。
在提高機器人載荷功能及模塊化水平方面,《意見》提出,要針對應急機器人多功能集成化的需求,研制一批高性能載荷。比如加強環境感知及目標偵察類載荷研究,提升機器人高效搜索類作業的能力。加強多功能作業載荷與屬具研究,滿足機器人多功能及高效精準執行類作業需求等。
常建對每經記者表示,單純靠機器人本身并不能完成應急救援的任務,它還要搭載不同的載荷,那么研究哪些載荷,從載荷的種類以及需要攻克哪些核心技術,《意見》都作出了詳細的規劃。
在提升機器人控制及智能化水平方面,《意見》提出,要加強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在應急機器人中的創新應用,提升機器人智能化水平。
與此同時,重點攻關無人機群組飛行技術、集群控制技術、地面移動機器人自主任務規劃技術、人機協同作戰技術、災區快速全景建模技術、快速三維建模技術、災情快速評估技術、災情感知能力快速部署技術、災前災后精準比對掃描技術,以及災區環境感知多源信息融合技術、災情大數據挖掘技術、基于智能算法的災害隱患點識別技術等。
常建表示,應急救援機器人有別于其他類型的機器人,比如工業機器人可能就做一個固定的動作,但每一場事故、每一場救援的場景是不一樣的,這就對應急救援技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說應急機器人比工業機器人、教育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等所有機器人種類的難度都要大得多。”
他表示,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5G技術,同時以機器視覺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也得到快速發展,讓機器人越來越智能。“比如機器人上搭載了深度學習的攝像頭,就相當于人的眼睛,深度感知探測器能夠識別很遠的人呼吸和心跳等等,在這樣的技術加持之下,機器人比以前更加智能、更加可靠。”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