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六位數“驗證碼”竟是轉賬金額!她被騙走幾十萬存款,還要“替”騙子還貸款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12 21:33:30

    每經記者 宋欽章    每經編輯 王月龍 張益銘    

    CFF20LXzkOw2f5sarKXY4EcAjb9ibRd6XhnfIDVx4gb05aCJD9UvhNsbTOUvAg5tF6l9YiaQ6LAicXO5wibWJj1icfA.jpg

    即使事情已過去一個多月,但當50多歲的梅女士(化名)回憶起她的這段受騙經歷時,還是能從電話中清晰地聽出她語氣中的焦躁不安。

    根據梅女士的講述,她遭遇的正是網上流傳的“百萬保障”騙局。不同之處在于,這次騙子更加貪婪無度,不僅騙走了她的幾十萬存款,還誘導她借了5萬元網貸,且一并卷走。這意味著幾十萬存款盡失之后,這5萬元貸款梅女士也不得不“替”騙子償還。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一通陌生來電騙走幾十萬

    事情要從11月28日傍晚的一個陌生來電說起,梅女士清楚地記得這一日期,來電號碼是一串本地的手機號。

    據梅女士描述,電話另一邊自稱是微信“百萬保障”的工作人員,并能精準地報出了梅女士的姓名和身份證號,因此她信以為真。對方以梅女士的“百萬保障”免費期限即將結束為由,要求她選擇是否退保。由于不了解“百萬保障”業務,當聽到如不退保將被收取高昂費用時,梅女士坐不住了,馬上同意退保。對方稱,如果辦理退保,需要解除名下關聯銀行卡,以免后續自動扣費。

    由于不太懂手機操作,梅女士便按照對方的要求,下載安裝了ZOOM軟件進入指定房間共享屏幕。而梅女士不知道的是,正是因為這一步驟,讓她接下來的操作完全處于對方的監視之中。

    首先,對方謊稱解除關聯銀行卡需要關閉銀聯代扣功能,讓梅女士按要求在對方指定的微信公眾號聊天框中輸入指令,指令中包含了銀行卡號和密碼等關鍵信息。接著,對方以梅女士輸入密碼錯誤導致銀行賬戶被凍結為由,要求她通過手機銀行APP發送代碼“101234”至工作人員手機號進行解凍。

    實際上,梅女士事后才弄明白,“101234”并非代碼,而是轉賬金額,足足十萬余元。“我50來歲的人,確實不知道通過手機號就可以把賬轉出去!”梅女士說,她這樣操作了3次,也就是3筆轉賬,幾十萬元存款就這樣統統被卷走。

    當局者迷,彼時的梅女士已如提線木偶般,任由騙子擺弄,而騙子似乎也覺得梅女士容易上鉤,不肯就此收手。接著,騙子又讓梅女士通過某貸款平臺進行一次所謂的“虛擬操作”,誘導她借了5萬元貸款,也一并卷入囊中。

    “打電話(ZOOM通話)到晚上十點半,騙子叫我老公最后轉一萬五,那些錢就解凍了。我老公不同意,我們兩個吵架,然后騙子就掛掉電話。我再查銀行卡的錢,發現錢沒了!”梅女士這才恍若夢醒,發現原來所謂的微信“百萬保障”工作人員純粹是子虛烏有,于是趕快報警。

    但為時已晚,報警后,警方告訴她,遇上這種專業的電信詐騙,大多數情況下資金很難追回來。

    更不幸的是,由于之前梅女士在共享屏幕的過程中,泄露了自己的信用卡賬號和安全碼,她的信用卡兩萬多元額度后來也被騙子揮霍一空,買了一堆蘋果官方產品。

    CFF20LXzkOw2f5sarKXY4EcAjb9ibRd6XgMQ4VG9MydX6E1mkA874XNRU9BGtL6HYPSl27HvtKbcuqOxgtaEPiaQ.png

    梅女士提供的報警回執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頻繁發生的“百萬保障”騙局

    據了解,“百萬保障”騙局近期頻頻出現,受害者眾多。

    然而,真正的“百萬保障”卻無辜躺槍。“百萬保障”實際是微信和支付寶等平臺為用戶支付賬戶提供的一項免費的保險保障服務,用于保障用戶的資金安全。此項保障完全免費,默認開通。當支付賬戶因被他人盜用導致資金損失時,均可申請賠付,每年累計賠付金額最高可達100萬元。以微信“百萬保障”為例,只要用戶還在使用微信支付,就能夠享受微信支付“百萬保障”,保障不會“到期”或者“過期”,不會要求“繳費續?!?,更不會影響征信。

    為提醒用戶防騙,“微信支付消費者保護”微信公眾號曾發文稱,最近,有不法分子利用部分用戶對微信支付“百萬保障”的不了解,開始實施一種新型詐騙手段。他們謊稱用戶的“百萬保障”已到期,需要繳費續保,否則還會影響征信,最后誘騙用戶轉賬。對此,必須提醒大家:微信支付“百萬保障”完全免費,不存在“到期續?!?,不要相信任何“百萬保障”繳費續保、影響征信的騙局。

    每經記者留意到,無數這類詐騙案件中都存在“共享屏幕”這個“大坑”,很多受害者正是在共享屏幕的過程中,不小心泄露了自己的賬戶密碼、驗證碼等關鍵信息,導致銀行卡中的資金被騙子轉走。

    另外,騙子之所以得逞,背后或許還離不開電話卡、銀行卡買賣灰色鏈條的支撐。據了解,大量“實名不實人”的銀行卡、電話卡被騙子購買后實施詐騙,涉案資金大部分通過買賣的銀行卡走賬,給警方的追查和打擊帶來了巨大困難。梅女士前面轉賬的收款手機號,她曾事后撥打過去,發現并非騙子本人賬戶。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貸款平臺應該擔責嗎?

    既然被騙走的錢款難以追回,梅女士現在寄希望于免掉自己的負債。她曾經找上述貸款平臺官方進行協商,對方在了解梅女士的特殊情況后,表示愿意為梅女士提供申請免息的機會,但她暫時沒有同意。

    因為梅女士認為,該貸款平臺并未通過人工打電話的方式向她復核貸款意愿,這是導致她被騙子誘導借款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她覺得貸款平臺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梅女士事后向每經記者補充了一處細節,除了上述貸款平臺,其實騙子還曾繼續讓她在另一家平臺貸款,但是未得逞。

    廣東廣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曾杰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受害人的遭遇的確讓人同情和遺憾,但如果放貸機構本身具備相關資質,且不存在和詐騙分子勾結的情形,則難以認定其責任。

    上海久遠律師事務所主任趙陸一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貸款機構有無復核借款人真實意愿的義務,并沒有法律明文規定,根據《民法典》關于合同的規定,合同雙方簽訂合同時需要真實意思表示。貸款機構在簽訂貸款合同時,需要盡到審慎的注意復核義務,如果沒有盡到義務導致違約,則要根據其疏忽過錯程度(違約程度)對損失承擔責任。

    “就本案的金融借貸合同而言,討論貸款公司是否承擔責任,著眼點主要是合同的違約責任,而不是侵權責任。故貸款機構是否承擔責任,則要根據其是否有違約行為來判斷。在線借款平臺設定了輸入手機號獲取驗證碼登錄、輸入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銀行預留手機號等信息,并且需要人臉識別才能貸款成功。從以上程序設定的角度看,司法機關很難認定該借錢平臺沒有盡到審慎甄別貸款人真實性的義務,故從未盡審核義務的角度要求該借錢平臺承擔責任很可能無法得到法院支持。”趙陸一律師告訴記者。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律師建議

    趙陸一律師認為,騙子能夠順利得逞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百萬保障”項目確實是微信支付寶平臺存在的保障項目,騙子以知名公司存在的保險項目為幌子增加了可信性,在梅女士半信半疑的情況下,又能準確地報出梅女士的個人信息,打消了梅女士的最后一點顧慮;二是以自動扣費、影響征信等引起梅女士心理恐慌;三是梅女士自身不熟悉手機操作,對于詐騙手段缺少防范認知。“梅女士缺乏個人信息的保密意識,將涉及隱私的銀行卡號、密碼、短信驗證碼無防備地展示給詐騙人員。另外,詐騙產業化特征明顯,犯罪組織化程度高,犯罪環節環環相扣,很難抓住犯罪分子真身?!?/span>

    曾杰律師認為,騙子之所以能夠得逞,是因為抓住了一些受害人的心理,采用了相對新型的互聯網詐騙方法,這些手段對于一些年輕的互聯網用戶而言,可能非常低級、不高明,但是對于一些中老年群眾而言,則較容易上當受騙。

    近年來,類似的微信“百萬保障”詐騙案件多發,趙陸一律師建議,短期來看,線上全媒體平臺,線下各機關企業等單位應全面開展宣傳教育。另外,普通民眾要做到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信息,不向對方泄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不使用銀行卡給陌生人匯款轉賬,必要時咨詢親友或報警求助。

    曾杰律師表示:“當前是互聯網時代,一些從事貸款或者是相關服務的公司,不能僅僅只考慮年輕的受眾,還應該更多地考慮對互聯網操作并不熟悉的中老年用戶,因此可以在對相關用戶進行年齡識別的同時,提供更加全面和人性化的服務?!?/span>

    記者|宋欽章

    編輯|王月龍?張益銘 杜恒峰

    校對|孫志成

    封面圖片: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