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18 08:36:39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彭水萍
(一)重要市場新聞
1、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道指跌0.25%,納指跌0.59%,標普500指數跌0.56%,熱門科技股普跌,英特爾跌超2%,特斯拉跌近2%。中概股多數下跌,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跌2.59%。京東、小鵬汽車跌超4%,理想汽車、蔚來、騰訊音樂跌超3%,百度、嗶哩嗶哩跌超2%,網易跌超1%,阿里巴巴、拼多多小幅下跌。富途控股小幅上漲。
2、WTI原油期貨結算價漲0.22%,報72.56美元/桶。COMEX 2月黃金期貨收跌1.17%,報2006.50美元/盎司;COMEX 3月白銀期貨收跌1.84%,報22.669美元/盎司。歐股收盤普跌,德國DAX30指數跌0.9%,英國富時100指數跌1.49%,法國CAC40指數跌1.07%,歐洲斯托克50指數跌1%。
(二)宏觀新聞
1月17日晚間,新華社發表時評《信心來自中國經濟基本面》,中國經濟在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中不斷發展壯大,高質量發展成色更足。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三)私募機構觀點
黑崎資本首席投資執行官陳興文:筑底期是需要一段時間去耐心守候
首先,投資者對A股未來普遍缺乏信心與戰略定力,一個存量博弈的市場會形成持續而無意義的內卷,消磨戰略資金的耐心,缺乏以國家隊為首的大量、長期、持續戰略增量資金入場A股,是導致目前信心不足的核心原因。盡管年終統計數據亮眼,但市場可能已經預期了這些好消息,因此實際公布的數據并沒有帶來預期中的積極市場反應。股市是未來經濟的晴雨表,現在的放量大跌恰恰說明了悲觀的情緒正在肆無忌憚的蔓延。從市場反應上看,近期內資正在大量拋售,導致資金不斷流出。與此同時,北向資金也在撤離,在這種持續的資金流出情況下,市場下跌似乎在所難免。
其次,港股持續下探造成A股共振。本周港股市場經歷了連續三天的顯著下跌,盡管港股與A股之間并無直接的聯系,但是港股的大幅下跌往往能在A股市場引起一定的共振效應,導致A股市場也隨之探底走低;第三,目前市場缺乏能夠持續推動整體上漲的熱點板塊。雖然近期酒店餐飲和景點旅游板塊表現出一定的上漲趨勢,但仔細分析其上漲的體量、邏輯及參與的資金后,就會發現這些上漲對于整體指數上行的驅動力是有限的。
第四,前期套牢盤的公募、私募與散戶頂不住巨大的回撤壓力選擇賣出贖回,這也是在所難免的,面對看年以來的急劇下殺,許多投資者都選擇避開短期回撤的風險,輕倉位觀望。更常見的是國內機構的贖回與調倉,歷經兩年時間的“陰雨連綿”,近期基金贖回壓力巨大,風險敞口在持續的釋放中,因此難免遇到大盤不振;外加開年基金公司換了許多基金經理,新上任的基金經理也在選擇賣出原有股票,青睞低倉位或空倉觀望直至市場回暖。
第五,在目前市場反復筑底的情況下,筑底期是需要一段時間去耐心守候的,哪怕空倉或者低倉位都可以,這時候保持高度的耐心可謂至關重要。靜待市場情緒逐步回暖,把握合適的時機再入場,或許才能提高成功的概率。股市的機會是跌出來的,等出來的,熬出來的,歷史上每一次牛市前都會經歷漫長的黑暗蟄伏期,這不是第一次了。因此,跌的越多,意味著離底部就越近,而上行的空間就越大,彈性就越強,因此當下“福禍相依”才是當下股市的現狀,看得到風險,更要看得到機遇。反彈到來之際的前夜總是漫長和黑暗寒冷的,建議投資人不要害怕踏空,拿著受傷的籌碼靜待陽光出現,“養精蓄銳”可能是當下更好的投資決定。
第六,從投資策略上看,建議倉位不要加得太重,不要一反彈了就把倉位滿上去,應該循序漸進的建倉,只有連續三天以上超過八千億以上交易量的放量上漲才叫反彈,其余的都只能說是“放空槍,打虛炮”?,F在的市場處于反復無常的震蕩磨底,君子不立危墻之下,不建議投資人在這個時候頭腦發熱把倉位滿上去,應該循序漸進的逐步建倉。從板塊配置方面,當構建一個圍繞“新興科技”和“現金奶牛”概念的“劍盾”投資組合是一個有趣且有效的策略。
在今年的投資環境中,這種策略結合了增長潛力和穩定性,旨在平衡風險和回報。這兩種策略各自反映了不同的投資邏輯。一方面,改變世界的科技代表了前沿科學的進步,它們有潛力引發信息革命,能源和材料科學領域的顛覆性變化,這類投資吸引那些尋求長期增長和創新的投資者。另一方面,醫藥、煤炭等行業通常被視為經濟和社會運行的基本支柱,這些行業可能不會提供像高科技領域那樣的高增長潛力,但它們通常能夠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和較為確定的收益。
(四)行業掘金
1、工信部網站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將推動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和云控基礎平臺建設,提升車載終端裝配率,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系統架構設計和多種場景應用,形成統一的車路協同技術標準與測試評價體系,健全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促進規模化示范應用和新型商業模式探索,大力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發展。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超四成乘用車新車具備組合輔助駕駛功能,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活力增強。概念股包括萬安科技,川大智能,萬集科技等。
2、近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申請注冊“太空探索”“探索家”商標,國際分類為科學儀器、珠寶鐘表,當前商標狀態均為等待實質審查。據了解,自華為Mate50系列開始,華為已有多款手機實現衛星通信。此前,華為在APC(光通信、光子學年度學術大會)2023大會上提出了“太空寬帶”計劃。太空寬帶可利用太空衛星網絡實現高速數據傳輸,并全球范圍內覆蓋,其傳輸速度高達100Gbps以上,遠超傳統通信網絡的極限,預計有望在2030年正式落地。這一計劃有望解決全球范圍內的網絡覆蓋問題,將推動光通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為未來的6G網絡打下堅實的基礎。概念股包括華力創通,天銀機電,四川九洲等。
3、工信部就《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公開征求意見。意見提出,到2026年,共性關鍵技術和應用開發類計劃項目形成標準成果的比例達到60%以上,標準與產業科技創新的聯動水平持續提升。新制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50項以上,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加快形成。開展標準宣貫和實施推廣的企業超過1000家,標準服務企業創新發展的成效更加凸顯。參與制定國際標準20項以上,促進人工智能產業全球化發展。相關概念股包括拓爾思,萬興科技,優博訊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