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19 11:03:31
研討中,一幅幅圍繞體育賽事、園藝博覽、產城融合的藍圖徐徐展開。與會嘉賓認為,以互聯網為媒,線上線下凝智聚力,深挖大運會、世園會等賽會“富礦”,成都產城融合將更加深入,“三城三都”形象將得到進一步凸顯。
每經記者 劉旭強 每經編輯 楊歡
近日,成都市委網信辦組織政學商媒代表共聚成都,前往東安湖體育公園大運場館、世園會場館、三岔湖等點位實地調研,并結合調研情況,就“后大運時代城市形象網絡傳播”“如何辦好世園會”“以三岔湖提升為例產城融合研究”多個主題展開研討。
研討中,一幅幅圍繞體育賽事、園藝博覽、產城融合的藍圖徐徐展開。與會嘉賓認為,以互聯網為媒,線上線下凝智聚力,深挖大運會、世園會等賽會“富礦”,成都產城融合將更加深入,“三城三都”形象將得到進一步凸顯。
座談交流會現場
在成都,大運會“下半場”的熱度仍在持續。成都經開文旅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海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大運博物館開館近半年來參觀人數達10萬人次。
國際性賽事悄然提升著城市的形象。2023年國際專業體育智庫量子咨詢與英國杜倫大學商學院聯合發布的《全球體育之都報告:奧林匹克生態系統》顯示,北京與成都借“雙奧”、大運、世運等名賽雙雙入圍全球前十。
當高水平體育賽事漸次落地,成都“以賽營城”的體育設施、產業布局愈發豐富。隨著成都持續多年的環境治理,四川第二大人工湖泊、水域面積27平方公里的三岔湖,水質“進化”為吸引4萬多只、100多種水鳥駐足棲息的總體III類、局部II類,在社交平臺上帶動成都東向近郊游人氣上升。明年,三岔湖也擬成為世運會滑水等運動項目的舞臺。
成都也有意將“親水”屬性延續固化下去。研討會上,據相關人員透露,成都將借世運會契機,聚焦小眾、時尚、更受年輕人歡迎的水上運動項目,打造相關主題體育公園,來補充中國特別是西部地區水上體驗項目的市場空缺。
注意到各類體育賽事持續提升成都的城市影響力,自媒體“成都向上”品牌總監耿暉建議,成都應以體育名城為統領,推動“三城三都”的建設和品牌傳播,達到更聚焦、指向性更強的效果。
按照《成都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綱要》《成都市“十四五”世界賽事名城建設規劃》,成都市將著力打造“兩都四中心一極”的世界賽事名城體系,并提出三個階段的目標,到2025年建成世界賽事名城,到2030年建成世界體育名城,到2035年建成世界生活名城。
而持續高標準建設世界賽事名城,體育運動正深度融入成都市民們的日常生活。成都市體育局機關相關負責同志提到,去年,成都現象級“金牌球市”提升了市民的榮譽感和城市認同感。為此,2024年成都體育將在把握“時間線”“賽事線”之外,注重挖掘體育文化的“品牌線”。
體育文化潛移默化走進市民生活,也是順應城市發展規律的順勢而為。在該同志看來,成都接連成功舉辦大運會和世乒賽,正高標準籌辦湯尤杯、世運會,不僅延伸了城市的體育服務半徑,也促進了市民們對各類體育運動項目的了解和參與,有利于成都打造健康、活力、向上的世界賽事名城新形象。
世園會、世運會將接踵而至,成都如何接住這波流量?借賽事契機加快產業布局,是與會嘉賓的共識。
流量來去之間,城市如何在冷熱交替中實現“長紅”,考驗著各地的軟、硬實力。在成都市社科院同城化助理研究員、金沙智庫特約研究員毛杰看來,從淄博到哈爾濱,城市要把涌動的短期流量轉化為長期發展的持續動力,比拼的是城市承載和接納能力。從這方面考慮,新規劃建設的新城擁有職住平衡、生活配套和產業同步發展的先天優勢。
以成都三岔湖為例,毛杰認為,隨著高鐵、地鐵、機場落成,三岔湖的交通優勢凸顯。但不容忽視的是,“只坐飛機不看城”是三岔湖的現實窘境。打造產業生態圈,有助于改變這一現狀。
無獨有偶,“大眾汽車城”德國沃爾夫斯堡,也曾由于制造業對空間封閉、安全的需求,和城市建設發展目標的差異,阻礙了產城融合的進度。作為應對,1998年沃爾夫斯堡專門成立公司,協調統一城市與企業的發展目標,打造了大眾汽車世界,開展工業旅游,最終實現城市人口規模擴充和當地就業率提升的雙贏。
參考沃爾夫斯堡,三岔湖可以發揮交通優勢,將自身打造為高層次人才的“城市會客廳”,發展“臨空+”產業,抓住賽事、活動帶來的流量。
發言嘉賓:王彬彬(四川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教授)
四川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彬彬教授注意到,國際視野中可供成都參考的城市產城融合發展案例。王彬彬提到,光熱資源富集、從事轉口貿易的美國第五城菲尼克斯,與成都在產業定位上有諸多相似之處。參考菲尼克斯的發展方式,成都可以依托天府臨空經濟示范區,快速匯聚人流、物流、商流,打造成中國面向東南亞,發展轉口貿易、會展商事、金融業務的“門戶”,吸引相關產業鏈企業來發展,快速建成產業生態圈、生態鏈。
發言嘉賓:謝艷(成都新經濟發展研究院有限公司產業咨詢總監)
現場,多位與會嘉賓認為,本次主題調研交流活動很有現實意義,搭建了黨委政府、高校專家、網絡媒體以及網民思想碰撞的交流平臺,凝聚線上線下智力,更好地為成都城市治理和經濟發展提供創新動力、貢獻價值參考,有效助力成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