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21 13:00:15
◎順網科技CEO樊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不論是大廠還是運營商,目前大家共同面臨趨勢上的挑戰,即算力需求的穩定性和彈性怎么解決,因為智算中心一旦閑置就有成本。在智算中心供需匹配的問題上,樊星表示,當前行業有對于真需求洞察的“干貨”,也存在一部分理性泡沫產品。
每經記者 葉曉丹 每經編輯 董興生
2023年,隨著AI技術變革,算力需求爆發,在此背景下,國內頭部互聯網企業、上市公司紛紛加碼智算中心領域。
近日,順網科技(SZ300113,股價12.83元,市值89.08億元)公布了新戰略——“立足算力,聚焦AI”。圍繞該戰略,順網科技在算力及AI兩大業務板塊推出了系列創新產品及業務,涵蓋順網算力塔、順網算力市場兩大新產品以及全新的順網智算中心業務。
順網科技創始人、董事長華勇表示,算力作為AI智算世界的基石,順網的算力服務路徑將從垂直型向多場景轉變。
華勇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從順網科技的主要業務來看,覆蓋算力、AI、電競、ChinaJoy(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等。在算力領域,順網科技此前主要聚焦于邊緣計算,此次則開啟多元算力布局。
順網科技CEO樊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不論是大廠還是運營商,目前大家共同面臨趨勢上的挑戰,即算力需求的穩定性和彈性怎么解決,因為智算中心一旦閑置就有成本。在智算中心供需匹配的問題上,樊星表示,當前行業有對于真需求洞察的“干貨”,也存在一部分理性泡沫產品。
“今年特別流行的一句話:你可能不會被大模型淘汰,但是非常有可能被使用大模型的人淘汰,所以說快、準、狠是關鍵。”順網科技董事長華勇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AI正掀起第四次生產力革命,為各行各業帶來前所未有的重塑機遇。
1月18日,順網科技宣布了“立足算力,聚焦AI”的新戰略。在多元算力的布局上,順網科技將此前聚焦垂直行業算力服務的“順網云”業務,升級為“順網算力”業務,提供多層次、面向不同場景的算力服務。
樊星介紹,順網智算中心將提供算力整體解決方案,并可無縫整合順網“靈悉智能體引擎”及順網的其他AI應用能力。同時,智算中心與算力云業務相結合,可以實現多層次算力協同,并通過“算力塔”智能調度,由“算力市場”一站式交付。
樊星表示,數據和算力已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資源,智算占比的增長正在重塑算力行業的格局。算力服務的發展將在云服務的基礎上,朝著更普惠、更普遍、更標準化的方向演進。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華勇認為,順網科技的優勢在于邊緣計算,現在同時布局智算中心,主要因為智算中心是標準化產品,而公司之前做的是非標準化產品。“如果非標的產品最終要形成算力網,必須要往標準化產品去靠,所以順網去做智算中心的目的,是讓現有的散落在民間包括在公司平臺上掌握的幾百萬算力能夠標準化。在這個標準化的基礎上,整合算力,打通算力市場機制。”
據了解,算力分為通用算力(基礎算力)、智能算力和超算算力三大板塊。其中,基礎算力主要由基于CPU芯片的服務器提供,用于支持如云計算和邊緣計算等基礎通用計算。智能算力則由基于GPU、FPGA、ASIC等AI芯片的加速計算平臺提供,主要用于人工智能的訓練和推理計算。而超算算力則由超級計算機等高性能計算集群提供,主要用于尖端科學領域的計算。
從算力的發展趨勢來看,根據工信部數據,截至2022年底,中國算力總規模已達到180EFlpos,存儲總規模更是超過了1000EB。而中國信通院的研究報告《中國算力白皮書(2022)》則顯示,按照服務器算力總量估算(年服務器出貨規模×當年服務器平均算力),在全球算力規模中,中國已與美國并駕齊驅,分別占據了33%和34%的市場份額,中國位居第二。
而在AIGC浪潮之下,AI算力已經成為驅動大模型進化的核心引擎。
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2023—2024年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顯示,目前67%的中國企業已著手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企業內的應用機會或開始“真金白銀”投入。與此同時,中國互聯網企業、電信運營商等各方正積極投入到智算中心的建設之中。
截至2023年8月15日,根據新京智庫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至少有30座城市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智算中心。這還不包括企業自主建設的智算中心。
AI技術爆發之下,國內A股上市公司布局智算中心熱情不減,僅2024年開年以來,就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智算中心布局進展。
1月10日,東方材料(SH603110,股價21.15元,市值42.56億元)官微發布消息,公司全資子公司東方超算近日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安徽有限公司六安分公司正式簽署“智算中心項目合作協議”。
錦雞股份(SZ300798,股價8.97元,市值42.05億元)日前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英智創新與締息云聯簽訂《AI能力中心算力服務資源運營合同》,向締息云聯提供算力服務。
對于當前智算中心爆發的行情,樊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前智算中心的市場運營模式,主流的是自用模式,自用的智算中心投入成本可以融入公司自己的閉環業務線中,按需定產;另一種是鎖定客戶的租賃模式,建成之后交付給客戶,但是這種模式的風險在于合作過程中出現退租的情況,以及下一個租賃周期市場需求減量,這是可能的經營風險。
樊星認為,不論是大廠還是運營商,目前大家共同面臨趨勢上的挑戰,即算力需求的穩定性和彈性怎么解決,因為智算中心一旦閑置就有成本。在智算中心供需匹配的問題上,樊星表示,當前行業有對于真需求洞察的“干貨”,也存在一部分理性泡沫產品。
“比如電競領域,它的需求擺在那里,而且它有持續迭代的訴求。而在大模型上,如果前端的應用場景不閉環,在算力當中的需求可能是波動的,因為后面不一定投得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