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26 16:20:02
每經記者 董天意 每經實習記者 苗詩雨 每經編輯 裴健如
“儲能行業這兩年競爭激烈,接下來行業會越來越‘卷’,但越是‘卷’,越能出現好企業。”近日,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楚能新能源)董事長代德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儲能行業現在都喊產能過剩,說到底是計劃產能多,實際生產少。越是行業‘內卷’,越是能競爭出優秀的企業,產能過剩淘汰的其實是落后產能”。
2023年以來,以鋰離子電池為代表的電化學儲能市場掀起激烈“價格戰”,從儲能電芯到集成價格,對比2023年年初近乎“腰斬”,其中儲能系統均價甚至出現低于0.6元/Wh報價。
一位儲能行業從業人士向記者表示:“0.6元/Wh的系統招標報價,我們確實做不來,面對這個報價,確實需要思考怎么繼續做儲能。”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儲能行業人士更直言,“現在儲能市場資本熱度已經退去,確實是不賺錢”。
擴產、增資企業站在聚光燈下
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發布的報告,2023年儲能電池產業鏈價格顯著下行,對比2023年年初,正極材料與電解液價格降幅超60%,負極材料與隔膜下跌超過20%,方形電芯(磷酸鐵鋰)降幅超51%。
上述報告顯示,受供需關系影響,以電芯行業為例,平均產能利用率為50%,造成產品庫存升高,電芯產能擴張速度遠超市場需求釋放速度。
顯著的價格下行以及“產能過剩”,讓儲能企業出現明顯分化。記者了解到,2023年儲能產業鏈多家企業產能并未完全釋放,觀望成為多家企業的共同選擇。
在此背景下,近期選擇擴產、增資的企業站到了市場的聚光燈下。例如,1月24日,楚能新能源與交通銀行湖北省分行簽署戰略合作授信協議,楚能新能源獲交通銀行100億元授信支持。
據代德明介紹,上述資金將全部用于研發及生產制造、加強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以及升級產品線等領域。目前,楚能新能源客戶涵蓋國內外重要發電側、電網側、用戶側企業及乘用車、商用車、船舶制造企業等,目前服務網絡已覆蓋亞洲、歐美等多個國家及地區。
“楚能新能源2023年總產值為50億元,2024年隨著產能釋放,預計產值將達到300億元。”代德明告訴記者。
除楚能新能源外,奇點能源也在2023年12月29日宣布成功完成C輪融資,融資總額達3億元。據悉,奇點能源C輪融資于2023年7月啟動,截至目前已完成6輪融資;此前,在2023年11月,樂創能源也剛獲得新一輪融資,由螞蟻數科獨家投資。
儲能企業應選準賽道,保障資金鏈
面對行業變化,儲能業務該何去何從也成為企業必須思考的問題。
2023年7月,百合花(603823.SH)發布公告修訂此前定增方案,取消了此前計劃的年產4萬噸電池級磷酸鐵鋰項目、年產3千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據悉,2022年10月,百合花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1.77億元跨界布局新能源材料業務。
2023年9月,昆侖萬維(300418.SZ)發布公告表示,擬將北京綠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0%股權及未來可轉成10%股權的可轉債轉,以對價為4億~4.5億元讓給公司實際控制人周亞輝,剝離儲能企業。
同年9月,厚能股份也發布公告稱,因鋰電池生產規模小及設備陳舊原因,導致生產成本較高,不適應市場需求,公司決定停止鋰電池生產。
縱觀2023年,作為昔日“香餑餑”的儲能業務,現階段已被多家企業剝離。
“2023年,以儲能集成系統為例,9月份以前的市場價格讓大家都有的(業務)做,9月份至11月左右,市場競爭加劇,大家開始搶業務,12月前后,部分項目的價格已經到了無法做的程度。”上述儲能行業從業人士向記者表示。
但記者也留意到,2024年開年以來,部分企業正加碼儲能市場布局。例如,1月25日晚間,天能股份(688819.SH)發布公告,計劃以2.1億元受讓法國帥福得集團持有的天能帥福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40%的股份,由股份合作變更為戰略業務合作,并且就未來2GWh~3GWh的年采購意向達成初步共識,增強儲能業務力量。
對此,天能股份方面相關人士也向記者表示:“目前天能股份儲能業務的定位是做集成,后續也將加碼對儲能市場的布局。”
在上述儲能行業從業人士看來,如今儲能行業的技術更迭是必須的,但如何更新要思考,現階段提到的“更高能量密度”沒有準確的定論,市場也不一定需要,但追求“更高性價比”是肯定的。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常務副理事長俞振華表示,2023年儲能價格不斷突破新低,重演光伏的慘烈景象,“內卷”已然成為熱詞。2024年,儲能企業在保障資金鏈的同時,應選準自己的賽道,重新定位行業,以創新為牽引,做到增韌與突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