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01 19:54:58
每經評論員 胥帥
1月份,不少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度業績預告。此次業績預告的一個特點是,養豬、光伏、鋰礦等過去火熱的產業,2023年業績都較為疲軟。比如,市值接近2000億元的養豬龍頭牧原股份預計將出現上市以來首次年度虧損,鋰礦龍頭贛鋒鋰業預計2023年凈利潤下滑約7成,硅片龍頭TCL中環2023年第四季度虧損可能高達20億元。這些公司業績轉壞并非勻速下行,比如,2022年牧原股份的歸屬凈利潤尚有132.66億元;贛鋒鋰業凈利潤為205.04億元,同比增速高達292.16%。
盡管養豬和光伏的產業特征截然不同,但經濟規律卻呈現出明顯共性。在順周期經營會特別順,在逆周期經營又會特別難。龍頭企業與產業相互影響,“大起大落”之間形成共振,呈現出產業周期短期大幅波動等特點。
筆者認為,造成這類產業周期大幅波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融資加速器”效應。
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提出“金融加速器”模型,即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企業融資依賴于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狀況,信貸市場與實體經濟之間存在很強的同向性。大致特點是經濟繁榮時,銀行會增加對企業的放貸供給,造成經濟過熱;經濟衰退時,銀行減少對企業的放貸供給,加劇經濟蕭條。
“融資加速器”和伯南克“金融加速器”的運作機制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在豬周期、光伏周期和鋰礦周期高點,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進行數十億、上百億的募資擴產,大大縮短了資本進入企業生產結構的時間。如果沒有“融資加速器”效應,傳統企業需要經過銷售回流、存錢(借錢)再到投入生產的過程。即便是產業各個環節出現了供需錯配,但資本籌措必要的時間約束會延緩供給不足到供需均衡,再到供給過剩的過程。
在“融資加速器”機制下,經營管控更加合理的企業,會更有機會主義沖動,價低擴張市場占有率。但“融資加速器”效應僅增加預算約束的邊際值,當擴張超出承受能力,依然要面臨“出清”的懲罰。
筆者認為,“融資加速器”效應既傷害產業,也對高位認購股本的投資者造成損害。上市公司應該理性認識“融資加速器”機制,在順周期要保持冷靜,抑制盲目擴張的沖動;傾聽更多股東、機構投資者的聲音,做到理性決策。此外,上市公司要平衡把握投融資和分紅關系,順周期給投資者多分紅,逆周期減少資本開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