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05 08:00:25
每經記者 陳利 每經編輯 魏文藝
| 2024年2月5日 星期一 |
NO.1 廣東將持續做好個別頭部房企債務風險化解工作
據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官網消息,2月2日,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召開,2023年廣東省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35萬億元,居全國第一,全年完成建筑業總產值達2.52萬億元,躍居全國第二。會議要求,2024年要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重點做好十個方面工作。其中提到,圍繞“穩預期、防風險”,推動建立房地產業新發展模式;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構建房地產業新發展模式;加快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持續做好個別頭部房企債務風險化解工作,推動化解一批問題樓盤;推動構建黨委領導、政府組織、居民參與、企業服務的物業管理新格局。
點評:這表明政府正采取積極措施穩定地產市場,并防止系統性風險的擴散。頭部房企債務風險的化解和問題樓盤的處理對于維持市場信心、保障居民利益和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至關重要。
NO.2 香港未來三至四年可提供一手私宅量創新高
香港房屋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香港私宅一手市場供應情況有所變化。其中,第四季開始施工的私宅數量約為5500伙,環比增長71.9%,同比增長1.9%;而已落成的私宅數量為3800伙,環比增長52%,同比下跌17.4%。去年全年,開始施工的私宅數量達到1.7萬伙,同比增長54.5%;已落成的私宅數量為1.39萬伙,同比下跌34.4%。已落成但未售出的一手貨尾約有2萬伙,興建中的私宅約有8萬伙,減去已預售的樓花9,000伙,再加上已批出土地可隨時動工的單位1.8萬伙。綜合以上數據,截至2023年12月底,香港未來三至四年可提供的一手私宅數量增至10.9萬伙,環比增長2000伙,創下新高。
點評:這可能會對香港的房屋市場產生重大影響。一方面,這將提供更多的住房選擇,有助于緩解供需壓力;另一方面,如此大規模的供應增長可能會對房價產生下行壓力。對于開發商來說,怎樣平衡供應與市場吸納速度、如何制定合理的銷售和定價策略將成為未來幾年的關鍵挑戰。
NO.3 廣州黃埔獲124億元舊改專項借款授信
2月3日,據“廣州黃埔發布”官微消息,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九佛街道的“五村七片”(蓮塘-重崗-燕塘-蟹莊-山龍)統籌改造項目,獲得全國首批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授信124億元,首筆資金6000萬元已于1月30日晚開始放款,將用于保障復建安置區建設和臨遷費發放等資金支出需求。據悉,九佛街道的“五村七片”統籌改造項目,由區屬國企知識城集團負責,通過騰挪整合、綜合平衡、連片建設、異地安置,系統解決該片區城市結構混亂、產業空間破碎、公共配套零散等突出問題。
點評:廣州黃埔獲得的舊改專項借款授信是當地城市更新和發展的積極信號。通過這種規模的資金支持,可以有效推進“五村七片”的改造項目,不僅提升了城市環境,還改善了居民居住和生活條件。
NO.4 北京1月二手房網簽量環比下降4%
近日,據北京市住建委官網數據統計,1月北京二手房網簽12444套,環比上月下降4%,但與2023年1月“低基數”相比上漲49.8%。北京二手房網簽量連續3個月維持1.2萬套,成交保持平穩。價格方面仍維持“以價換量”的態勢。另據麥田房產數據統計,2024年1月北京二手房議價空間和2023年12月相比縮小0.2個百分點,買方在議價上的強勢地位有所削弱。但1月的議價空間在最近一年中仍然處于高位,僅次于2023年12月。
點評:北京二手房網簽數據顯示市場相對平穩,價格方面的微妙變化反映了市場參與者對當前環境的適應和心理預期的調整。“以價換量”的態勢表明在交易量維持相對穩定的背景下,賣家為了促成交易,可能不得不接受較低的價格。買方議價能力的減弱可能是由于市場對于未來價格預期的分歧減少或購買需求的小幅回升。這對于開發商和中介機構而言,精準把握客戶需求,調整銷售策略是提升交易成功率的關鍵。
NO.5 佛山公積金雙繳存職工家庭最可貸130萬元
日前,佛山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的《關于階段性提高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資金即將達到上限的通告》顯示,2024年3月1日起實施《佛山市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購買首套住房的,單繳存職工家庭貸款最高額度提高至60萬元,雙繳存職工家庭貸款最高額度提高至100萬元,其中購買首套自住房且符合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標準的、已認定為裝配式建筑項目的和屬于多孩家庭(三孩以上)其中一項條件,可分別上浮10%,上浮比例可累加,即單繳存職工家庭貸款最高可貸額為78萬元,雙繳存職工家庭最高可貸額為130萬元。
點評:額度提高有利于刺激住房市場的需求,同時也是對家庭福利的一種改善,特別是考慮到環保和裝配式建筑的額度上浮政策,這也能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公積金貸款政策調整對于房地產銷售具有一定的正面影響,有條件的開發商應考慮結合政策調整,調整產品結構和營銷策略。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