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04 22:37:30
每經評論員 王硯丹
近期ST板塊連發重大輿情。繼*ST左江涉嫌重大財務造假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后,2月2日晚間,*博天又因連續五年財務造假、涉嫌重大違法被上交所作出終止上市決定。此前,*ST華儀、*柏龍已經因觸及面值退市被摘牌。另外,昔日的深市珠寶第一股*ST愛迪也在退市摘牌的過程中。
數據顯示,2023年A股退市公司數量達到45家,其中43家公司觸及強制退市,強制退市公司數量創歷史新高。筆者認為,無論從退市新規、監管態度,抑或是業績預告來看,2024年大概率仍是退市大年,投資者參與ST板塊風險將進一步增大。
首先,從時間節點來看,眾所周知,目前已進入2023年年報季。春節長假之后年報披露將進入密集期。在1月31日之前,許多ST上市公司已經發布了業績預告,不少公司業績進一步惡化。
其次,近期A股市場出現深幅調整,ST板塊隨著大盤泥沙俱下。在投資者情緒偏冷的背景下,部分低價ST個股更容易觸碰面值退市紅線。
對參與ST個股炒作,不能一概而論是“博傻”行為,但由于板塊本身具有更大風險,筆者認為,投資者在參與時,應遵循更嚴格的交易紀律:
第一,投資者應當高度關注相關上市公司業績預告,尤其是更正公告、業績快報、業績快報更正公告、風險提示等。在年報季,即使是預告了可能盈利甚至摘帽的個股,在最終審計師終審年報披露之前,均應謹慎作出投資決策,切實防范投資風險。
第二,對于前期價格炒作過高的個股,尤其是因各種概念而被爆炒的個股,堅決不碰。以*ST左江為例,其曾經創下過299.8元的天價,即使目前利空層出不窮,股價仍有27.15元(截至2月2日收盤)。對于此類嚴重背離基本面的個股,投資者切忌心存僥幸。
此外,在提示ST板塊存在風險、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的同時,監管還應從“治本”出發,不斷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從源頭上減少ST、*公司的數量。這需要進一步壓實中介機構等“看門人”責任。例如,對涉嫌財務造假的上市公司進行嚴懲的同時,繼續加大對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等的問責力度;繼續加大力度敦促具有一定過錯并且具備較強經濟實力的中介機構主動先行賠付投資者,為投資者提供可信賴的長期投資環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