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08 07:15:32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彭水萍
(一)重要市場新聞
1、美股三大指數高開高走,集體收漲,納指漲0.95%,續創2022年1月份以來新高;標普500指數漲0.82%,道指漲0.4%,均再創歷史收盤新高。大型科技股普漲,Meta漲逾3%,英偉達、微軟漲超2%,特斯拉漲超1%。中概股普跌,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跌1.18%,阿里巴巴跌超5%,嗶哩嗶哩、京東、小鵬汽車跌超4%,蔚來、理想汽車、百度跌超2%。
2、國際原油期貨結算價收漲,WTI 3月原油期貨收漲0.55美元,漲幅0.75%,報73.86美元/桶。布倫特4月原油期貨收漲0.62美元,漲幅0.79%,報79.21美元/桶。歐洲主要股指集體收跌,德國DAX30指數跌0.7%,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66%,法國CAC40指數跌0.36%,歐洲斯托克50指數跌0.29%。
(二)宏觀新聞
1、2月7日消息,國務院決定,任命吳清同志為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免去易會滿同志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職務。
2、2月7日,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有關部門下達2023年增發國債第三批項目清單,共涉及項目2800多個,安排國債資金近2000億元,主要包括以京津冀為重點的華北地區等災后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能力,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重點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工程,甘肅、青海災后恢復重建等領域。第三批項目下達后,2023年1萬億元增發國債項目全部下達完畢。
(三)機構觀點
國海證券:利好消息不斷,超跌反彈開啟
1、市場小幅低開后實現全面反彈,利好消息不斷,一是中央匯金公司發布公告已于近日擴大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增持范圍,并將持續加大增持力度、擴大增持規模,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二是證監會宣布加強轉融券業務監管,暫停新增轉融券規模,打擊利用融券交易實施不當套利等違法違規行為。
2、救市政策“組合拳”發力,市場底再度夯實。繼1月底央行接連降準、結構性降息后,救市政策“組合拳”發力。一是資金進場策略由滬深300等大盤寬基指數ETF轉向中證500、中證1000等中小盤ETF,對市場的托底更加充分全面;二是從市場交易兩端入手,匯金加大增持力度、暫停新增轉融券,市場多空力量再度平衡;三是證監會召開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專題座談會,依法充分運用好提升投資價值“工具箱”,包括股份回購、大股東增持、常態化分紅、并購重組等市場工具,穩定市場預期。
3、抑制市場反彈的諸多因素逐一解除,不宜過度悲觀。我們提出開年下跌的年份多源于微觀流動性環境的沖擊,2-3月市場的收益確定性會更強一些,多源于流動性層面的政策催化,如降準、增量資金入市、制度改革等。當前伴隨中證500、1000雪球產品的敲入逐步進入尾聲,出手平抑市場波動,市場賣空力量緩解,抑制市場反彈的諸多因素解除,不宜過度悲觀。
4、2月超跌反彈首選景氣成長,維持成長+高股息啞鈴型配置思路。過年前后市場風格往往向中小成長傾斜,在經歷了1月份充分調整之后中證500、中證1000等中小成長估值處于歷史低位,性價比凸顯此外,低波紅利仍是全年類通縮環境下重要的配置方向,高股息將進一步擴散。
(四)行業掘金
1、據報道,2月5日,國家醫保局下發《關于建立新上市化學藥品首發價格形成機制 鼓勵高質量創新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意見稿》從藥學物質基礎、臨床價值、循證證據強度等維度,對企業評價新上市藥品創新質量給予指引。創新藥作為醫藥領域的前沿力量,對于推動醫學進步和改善人類健康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中國針對創新藥行業的政策持續聚焦"鼓勵創新藥研發、加快新藥上市"。目前,創新藥市場規模在中國醫藥市場中占主導地位。中國創新藥市場規模的增長速度將高于仿制藥市場。概念股包括博瑞醫藥,京新藥業等。
2、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近日發布《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先進水平、節能水平和準入水平2024年版)》,將擴大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覆蓋范圍。在2022年已明確能效水平的20種產品設備基礎上,增加工業鍋爐、數據中心、服務器、充電樁、通信基站、光伏組件等23種產品設備或設施,進一步支撐重點領域節能減排降碳。隨著數據中心綠色化發展成為趨勢,人工智能領域競爭加劇帶來高性能算力需求飛躍式增長,液冷服務器市場近年來在中國迎來爆發式增長。根據IDC的數據,到2027年,中國液冷服務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9億美元。概念股包括英維克,高瀾股份等。
3、據報道,日前,吉利未來出行星座第二個軌道面,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11星方式成功發射。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所有衛星狀態正常,發射任務獲得成功。至此,吉利未來出行星座已完成兩個軌道面發射部署,在軌衛星達20顆。近年來,隨著相關支持政策出臺,衛星互聯網、商業航天的市場增長空間十分可觀。泰伯智庫則預測,2023~2028年,商業航天產業將進入發展黃金期,2025年僅中國市場規模就將達2.8萬億元。概念股包括航宇微,天銀機電高瀾股份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