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08 11:00:57
每經記者 黃婉銀 每經編輯 魏文藝
2月7日晚間,碧桂園服務(HK06098,股價5.670港元,市值189.55億港元)及合富輝煌(HK00733,股價0.640港元,市值4.31億港元)聯合發布公告,于2024年2月7日,戰略合作協議各方在考慮(其中包括)當前市場狀況、近期資本市場波動、訂約方對標的交易實施時間表的預期發生變化以及潛在戰略和合作目標以及其他因素后,訂立協議終止戰略合作協議,因此認購事項將不會進行。
基于上述原因,碧桂園物業香港與China-net Holding Ltd.就可能收購事項的討論亦已終止,不會繼續進行。
根據終止協議,碧桂園物業香港、扶偉聰、China-net Holding Ltd.及合富輝煌在戰略合作協議項下的所有前期義務及責任將立即全面解除和撤銷,即時生效。
這也意味著,這筆始于去年11月的擬收購交易正式告吹。
2023年11月6日,碧桂園服務宣布擬收購合富輝煌7164萬股股份,持股比例將增至35.63%。
根據戰略合作協議,China-net Holding Ltd.擬向碧桂園物業香港出售銷售股份(即7164萬股合富輝煌股份,相當于上述公告日期合富輝煌已發行股本約10.63%),從而使碧桂園物業香港于合富輝煌持有的股權將由約25.00%增至約35.63%(未計及認購股份)。銷售股份的總代價將為1.15億港元,相當于每股銷售股份價格為1.61港元。
自可能收購事項(倘落實)完成后五年期間,碧桂園物業香港應支持合富輝煌開發涵蓋一手銷售代理、庫存物業銷售、資產管理及線上營銷服務之綜合交易平臺,且合富輝煌將成為碧桂園服務集團業務生態系統內有關該等服務之核心供應商,目標乃為建立合富輝煌之核心競爭優勢及市場份額。
對于交易理由,彼時雙方表示,自先前收購事項完成以來,碧桂園物業香港已成為合富輝煌第二大股東。訂立戰略合作協議及認購事項乃為碧桂園服務集團與合富輝煌集團間長期戰略合作的一部分。透過本次戰略合作,碧桂園服務集團與合富輝煌集團將于房地產代理服務領域整合各自競爭優勢及共享線上渠道及線下資源,構建業務協同效應。透過認購事項,碧桂園物業香港可增持其于合富輝煌的股權,并向合富輝煌提供股權資本以持續支持合富輝煌集團業務發展,實現碧桂園服務的戰略愿景及目標。
事實上,合富輝煌與碧桂園服務的合作由來已久。2019年7月,合富輝煌就已經將旗下的物業公司港聯不動產以3.58億港元出售給碧桂園服務。2020年4月,碧桂園服務宣布要約收購合富輝煌11.87%股份。
去年12月18日,碧桂園服務宣布,根據近期對集團財務狀況的審視,基于謹慎性原則,公司董事會謹此通知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基于集團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11個月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公司已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分別對關聯方的貿易應收款項的預期信用損失進行評估及對商譽進行減值測試,并根據評估及減值測試結果擬對其中存在減值跡象的資產相應計提資產減值撥備。
出于謹慎性原則,碧桂園服務就關聯方所欠集團的貿易應收款項進行了計提減值撥備約18億-23億元人民幣(下同)。
碧桂園服務表示,上述計提減值撥備的原因是:
中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公司關聯方客戶從事房地產開發及相關業務,其面臨階段性流動性壓力。因此,公司出于謹慎性原則對關聯方貿易應收款項計提大額的減值撥備。根據關聯方應收款項回收進展,公司已經積極調整關聯方相關業務策略,關聯方業務規模相比2022年有所下降,并保持與關聯方密切溝通,盡最大努力持續推進各類貿易應收款回款措施的落實。
同時,碧桂園服務還就其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減值計提約14億-18億元。
上述減值計提則主要由于集團過往年度收并購的部分附屬公司拓展業務及增值業務未能如預期開展,有部分存量業務進行調整,從而導致收入及利潤下降。同時,部分客戶回款周期變長導致現金流不理想。
綜上,基于管理賬目,碧桂園服務預計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財政年度凈利潤由于預期確認貿易應收款減值撥備和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減值預計將減少約32億-41億元。
碧桂園服務稱,上述貿易應收款減值撥備及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減值不會對集團的營運產生任何現金流量影響。“目前,本集團營運資金充足,業務持續穩定運營,上述事件目前不會影響本集團的正常經營。本公司管理層目前正在評估上述事件的影響,特別是對本集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財政年度的合并財務報表的財務影響。本公司董事會將繼續監察事態發展,并于適當時候就任何重大更新作出進一步公告。”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