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19 09:41:38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趙云
2月9日,央行公布1月金融信貸數據,顯示社融和信貸均超市場預期,尤其信貸需求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社融結構當中,企業債是主要拉動項,而政府債券融資不再是主要貢獻項,針對財政支出力度轉向克制的現象,機構對于后續財政與貨幣政策發力程度預期不一,進而影響債市后期應對策略,但總體來看,不存在顯著利空因素。
央行2月9日公布的1月金融信貸數據顯示,社融、信貸均超市場預期,1月社會融資規模新增6.5萬億元,同比多增5061億元;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4.84萬億元,同比少增913億元;M2同比增長8.70%,M1同比增長5.90%。
這些數據背后,信貸需求的增加成為重要增量,特別是企業貸款需求的增強,1月非金融企業短期貸款、中長期貸款分別新增1.46萬億元、3.31萬億元,分別同比少增500億元、1900億元。因此,對于企業貸款需求的增強,債市是否會因此迎來新的變量值得外界關注。
其邏輯在于,企業融資的需求從發債融資向貸款融資的轉變,而導致這一結果的與此前債市波動之下,信用債利率居高不下有關。也就是說,正是因為發債融資的成本高,企業融資的貸款需求正在提升,并且在1月社融信貸數據中有所體現。
那么,是否企業貸款融資的需求將持續釋放?這或是影響未來債市特別是信用債市場的關鍵因素,不過,參考過往經驗來看,類似的變化也在2016年9月和2020年的4月甚至是2022年8月出現過,但債市在經歷短暫的調整之后,收益率繼續上行。
有分析指出,債市的影響因素雖然與信貸需求的釋放有一定關系,但關鍵仍需考慮經濟復蘇的成色以及貨幣政策的調向。
天風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孫彬彬則預計,“2月MLF降息可能性不高,單獨調降LPR報價的概率相對較大,這個組合對于債券收益率定價影響較小。如果嚴格按照MLF定價,2月不降息,2.45%之下的10年期國債持續下行空間較為有限。后續即使交易降息,預計速度也會有所放緩,除非資金寬松驅動牛陡。”
“整體來看,目前債市確無顯著利空因素,所以雖然未必牛陡,但是仍需保有多頭倉位。所謂超預期,自然在現有分析之外,后面主要是應變的問題。”孫彬彬稱。
對于春節前的股債市場,債市表現不溫不火,但股市經歷了反彈,特別是春節前的三個交易日,大小票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彈修復,這也使得含權債基的表現強勁,部分產品的周收益漲超5%。
Wind統計顯示,節前一周(2.5-2.11),浙商豐利增強、建信雙息紅利A周收益均漲超5%,分別為5.5661%和5.1780%,所有含權債基當中,周收益漲幅超過4%的有14只(統計初始基金)。反觀純債基金則不溫不火,但相對而言,中長期純債基金頭部業績品種突出,招商招興定開A漲超1.25%。
可見的是,1月債市提前交易寬貨幣預期,股債蹺蹺板效應明顯,長短端利率均明顯下行,降準落地后曲線走陡。東方基金指出,對于債券市場而言,降準50bp對于短端的利好較為確定,長端回調壓力有限,建議關注資金面和配置盤對債市的邊際擾動。
當然,業界普遍在節前給與防守策略,特別是在重債輕股方面給予更多建議,體現的是風險管理的運用。對于債市的投資展望來看,保持謹慎偏多的預期是主流。
華泰期貨的研報分析指出,單邊建議關注穩增長預期下的機會,套利建議關注流動性和經濟預期修正過程中的收益率曲線陡峭化機會,套保建議關注長久期品種。
但總的來說,2024年的債券市場情緒與價格都將呈現正?;厔?,特別在經濟增速回升基礎尚未穩固的背景下,預計貨幣政策中性偏寬松的定調不會改變。有分析指出,未來將更加注重跨周期與逆周期調節,更加強調與財政政策的配合。
短期來看,盡管增發1萬億國債對于需求提振作用有限,但穩地產、寬信用預期的不斷強化,仍舊對債市情緒形成擾動,且疊加平滑信貸要求以及跨年資金需求,資金波動預期可能升溫,給債市帶來一定壓力,債市收益率或將維持窄幅波動,但上行風險可控。
2.5-2.11各類型債券基金頭部產品業績統計 來源:Wind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