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22 20:02:04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人工智能的巨大進展,對現代職場人卻是一場巨大的沖擊,不想被替代的焦慮情緒催生出了巨大的AI(人工智能)學習需求。依托“清華博士”“原價999元,現價199元”“最后6單”等營銷話術,李一舟的AI課程在一年內賣出約25萬套、銷售額約5000萬元,其吸金能力如此之強,以至于有人調侃他:“自打Sora火了,你是AI圈里唯一可以和奧特曼平起平坐的華人大神。”
知識付費早已是一套成熟的商業模式,比李一舟賣課更多、賺得更多的大有人在。但李一舟被廣泛質疑的地方在于嚴重“貨不對板”,課程質量低,和網絡上已公開的相關內容高度相似;在199元買下課程后,學員想要“現學現用”,那么后續還有收費更高的AI工具可供使用,由此李一舟也實現了從賣課到賣工具的商業閉環,進而賺取持續性更強的利潤,但是這些所謂的AI工具也被指出是套殼已有成熟開源工具;此外,其清華大學的真實背景、學員質疑課程質量被粗暴踢出群等情況,也進一步打擊了其個人形象。
李一舟的暴富和學員們的暴怒,不應該只是又一個“韭菜即割即走”的問題,其本質上是一個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問題。網課屬于電子消費類數字化產品,這類產品可被復制、重復使用,消費者線上購買網課后即可被視為已消費完成。由于無法判斷網課的內容是否被使用,所以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七日內有權無理由退貨的商品就將“在線下載或消費者已拆封的數字化商品”排除在外,商家在銷售類似商品時,往往也會提示“購買后無法退款”。但這種出于保護商家目的的條款,也可能被惡意利用——網絡課程的質量無法量化評價,即便質量很差,消費者也很難舉證并要求退款。在互聯網無限放大大V影響力和觸達面的情況下,不良商家爭搶流量風口,割第一波“韭菜”的潛在收益巨大,因課程質量帶來的退款風險卻很小,低風險高收益,沒有比這更好的生意。
要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斬斷上面不合理的激勵鏈條,退款退貨仍然是釜底抽薪的辦法。網課的質量不好評判,但商家是否涉及虛假宣傳并不難取證,“原價999”商家如何給出證據?“最后6單”是否為真的最后6單?“清華博士”是什么專業的博士?若虛假宣傳坐實,其對應的合同也理應撤銷并退款。知識付費的付款設置也有改進空間,一門課打包一次性出售的模式完全可以切得更碎,比如可以單獨購首節,消費者不滿意即走,損失更可控。
知識付費仍是一個較新的行業,對于涉及金額較大的焦點事件,相關部門應及時介入,保護消費者權益,懲治違法違規商家,維護市場秩序。針對共性問題,包括平臺在內,應當與政府主管部門積極配合,共同制定合理的行業標準和規范,不能讓劣幣驅逐良幣,斷了整個行業的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