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22 21:51:15
每經記者 石雨昕 每經編輯 陳星
2月20—21日,由中國社會保障學會主辦的第十屆全國社會保障學術大會在北京舉行,主題為“走中國特色社會保障道路”。
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在致辭中表示,我國已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面對老年人口數量快速增長、養老服務需求急劇上升的現實,發展養老服務、促進老有所養日益成為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要進一步優化養老服務供給,加強養老服務設施空間科學布局,健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積極發展具備綜合功能的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加快推進老年助餐服務、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和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著力構建“一刻鐘”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圈,打造規模適度、結構合理、德技兼備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為老年人進一步提供就近就便、科學專業、優質高效的養老服務。
唐承沛表示,要進一步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推動出臺促進農村養老服務發展政策,健全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繼續發展農村互助養老,加強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建設,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養老服務網絡,推動城鄉基本養老服務均衡發展。
要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安全,實施養老機構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推動養老機構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加快出臺養老服務質量安全系列標準規范,著力推進養老服務監管規范化、智能化、精準化水平。
老齡化與養老保障分論壇與會者認為,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也將是未來社會的常態。人口老齡化沒有好壞之分,關鍵在于養老保障制度是否能夠順應老齡化趨勢。構建中國特色養老保障制度體系需要以老年人的需求為中心,不僅要夯實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更要補齊養老服務短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提出,鼓勵養老機構、家政企業、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支持社區助浴點、流動助浴車、入戶助浴等多種業態發展。培育發展專業助老陪護機構,支持與養老機構共享資源,拓展陪護場景。鼓勵零售服務商、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等拓展助老服務功能,提供生活用品代購、家政預約、代收代繳、掛號取藥等服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