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27 08:49:55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彭水萍
(一)重要市場新聞
1、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道指跌0.16%,納指跌0.13%,標普500指數跌0.38%,熱門科技股漲跌不一,Arm漲超9%,特斯拉漲超3%,谷歌跌超4%。伯克希爾哈撒韋沖高回落跌約2%。中概股多數上漲,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0.74%。理想汽車漲超18%,小鵬汽車漲超6%,蔚來漲超4%,滿幫、騰訊音樂、富途控股、唯品會、嗶哩嗶哩漲超1%。
2、WTI 原油期貨結算價漲1.43%,報77.58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價漲1.11%,報82.53美元/桶。歐股多數收跌,德國DAX30指數漲0.07%,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27%,法國CAC40指數跌0.46%,歐洲斯托克50指數跌0.17%。
(二)宏觀新聞
繼去年8月證監會定調“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后,今年以來,A股IPO節奏似乎又已下降了一個“擋位”。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在首發上會方面,今年2月8日以來就一直沒有安排企業上會,本周也暫時沒有企業被安排上會。近幾年來,這樣的情況未曾出現過。在IPO受理方面,滬深交易所今年以來尚未有企業IPO獲得受理,原本被市場寄予希望的北交所也僅在1月8日有1家公司IPO獲得受理。而在新股申購環節,也同樣能感覺到“寒意”。
(三)私募機構觀點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證監會節后雷霆手段頻出,對資本市場多起違法違規行為重磅發聲,點燃了正面情緒和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并且LPR超預期下調,市場情緒止跌反彈的情緒釋放明顯,兩市成交額增幅明顯,市場信心得到了一定的修復。同時,個股基本面層面超預期表現也帶來了風格切換拐點,整體呈結構性反彈表現。我們認為,去年8月以來,A股市場情緒調整至過去5年來低分位水平;伴隨基本面狀況筑底,流動性風險在年初的釋放以及市場回調帶來的風險偏好逐漸抬升;加之匯金等增量資金以及長線資金支撐,預期修復和流動性緩釋的超跌板塊修復;利率整體超預期下調和下調預期帶來的情緒改善,這些都是龍年股市的利多因素。但后市也同時需要投資者關注大國博弈和地緣政治方面帶來的擾動因素,如美聯儲降息預期放緩對相關行業和資金面流向的擾動,地緣政治和局勢的動蕩或對市場投資者風險偏好和情緒的擾動也需要持續關注。
名禹資產:春節回暖的消費數據持續性待檢驗,財經委會議提出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先前市場對經濟過度悲觀的預期或在改善途中;央行超預期下調5年期LPR,貨幣寬松仍是大方向;小盤股流動性危機解除,市場微觀結構改善是短期上漲的最大因素,綜合來看,宏觀環境變化不大,市場反彈或延續。徹底扭轉預期仍需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類平準基金等更多發力。市場風格或是小盤繼續占優。投資機會上,我們繼續看好符合經濟結構轉型和新質生產力要求,前期超跌的科技成長方向,行業如TMT,細分方向關注AI,尤其是兼具數據要素、AI算力和央國企性質的標的。長期經濟困擾仍存,債券利率持續下行,紅利風格或仍有表現。關注醫藥領域創新器械國內放量和出海,及受益減肥藥等產品放量的海外醫藥龍頭。
(四)行業掘金
1、2月26日,《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3年)》發布。2023年,我國全年共實施67次航天發射任務,位列世界第二;航天器研制發射數量快速增長,研制能力大幅提升。展望2024年,中國航天預計實施100次左右發射任務,有望再創新紀錄;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將迎來首次發射任務,多個衛星星座將加速組網建設。據了解,衛星互聯網采用低軌通信衛星組網方式,消除現有地面互聯網的覆蓋盲點,實現全覆蓋通信。未來衛星作為基礎設施,依托通信、導航、遙感技術實現全方位衛星網絡解決方案,同時伴隨技術創新可實現各種載荷和傳感器的配備,可實現太空移動鐵塔的功能,是未來實現“空天地一體化”的重要基礎。概念股包括創意信息,鋮昌科技,航宇微等。
2、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工業領域數據安全能力提升實施方案(2024—2026年)》。《方案》是指導未來三年工業領域數據安全工作的綱領性規劃文件。《方案》指出,構建完善工業領域數據安全保障體系,提高數據安全治理能力,促進數據要素安全有序流動和價值釋放,將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提供堅實支撐。《方案》提出,到2026年底,我國工業領域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基本建立。數據安全保護意識普遍提高,重點企業數據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到位,重點場景數據保護水平大幅提升,重大風險得到有效防控。數據安全政策標準、工作機制、監管隊伍和技術手段更加健全。相關概念股包括東方國信,中控技術,東土科技等。
3、據報道,2月25日,人工智能初創公司Figure AI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金額達6.75億美元。本次融資吸引了包括英偉達、微軟、OpenAI和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等科技巨頭參與。Figure AI作為初創公司,旨在開發人形機器人。2023年10月,公司憑借推出的類人機器人Figure 01嶄露頭角。此外,近日特斯拉通過社交媒體分享了一段最新視頻,展示了其正在研發的Optimus人形機器人的流暢步行能力。隨著Sora橫空出世,AI大模型不斷更新,當前科技巨頭正在積極尋找與探索AI技術的新應用場景,人形機器人市場正成為科技巨頭競相布局的新領域,逐漸成為新的風口。相關概念股包括江蘇北人,虹軟科技,機器人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