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28 14:55:27
啟動2024年外資企業“地方行”系列活動,首場“海南行”活動將于3月中下旬舉行。持續收集外資企業訴求并推動解決,外資企業可通過全國貿促系統服務外資企業工作專班、“投資中國”訴求直報平臺、外資企業座談會等多種渠道反映訴求。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星
2月28日,中國貿促會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楊帆在發布會現場發布2023年12月全球經貿摩擦指數。
從綜合指數看,當月全球經貿摩擦指數為260,繼續處于高位區間,比上年同期上升38個點,比上月上升90個點。全球經貿摩擦措施涉及金額同比上升14%,環比上升66.5%。
從行業指數看,電子、機械設備、輕工、醫藥和運輸設備行業是經貿摩擦措施的主要沖突點。在監測的13個主要行業中,電子行業全球經貿摩擦指數居首。
開年不少外資加緊在華擴展業務,多個外資項目簽約或開工,近期在服務外資企業方面,中國貿促會有哪些工作考慮?
楊帆介紹,中國貿促會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2023年,推動服務外資企業工作專班工作“三個轉向”,從收集反映訴求轉向開展深度調研,從跟蹤解決問題轉向優化營商環境,從服務外資企業轉向幫助地方招商引資,各項工作成效顯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高級別政商對話成效突出。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會見美歐日商協會以及跨國公司負責人,釋放我擴大高水平開放積極信號,堅定外資在華發展信心。
二是與外資企業和在華外國商協會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更趨完善。中國貿促會負責同志會見知名跨國公司負責人100多次。各地方貿促會組織1200多場座談會,調研8000多家外資企業,全年收集外資企業訴求2100多項,推動其中1700多項得到妥善解決或有效回應。
三是助力招商引資加力提效。外資企業“天津行”“安徽行”“四川行”以及中外企業“新疆行”“甘肅行”“寧夏行”等活動成果豐碩,促成一批投資項目和合作意向。“投資中國”平臺發布6000多個招商項目,各地方貿促會開展海外招商推介600多次,推動近2000個外資項目落地。
“今年,我們將更好發揮服務外資企業工作專班和新成立的中國國際商會外資企業工作委員會作用,以更大力度支持外資企業繼續‘在中國、為世界’。”楊帆說。
一是啟動2024年外資企業“地方行”系列活動,首場“海南行”活動將于3月中下旬舉行,由中國貿促會、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活動內容包括政企對話、產業考察、對接交流等,將有效助力外資企業搶抓海南自貿港機遇。
二是持續收集外資企業訴求并推動解決,外資企業可通過全國貿促系統服務外資企業工作專班、“投資中國”訴求直報平臺、外資企業座談會等多種渠道反映訴求。
三是深入開展外資營商環境調研,了解外資企業在華發展現狀及期盼,研提政策建議,助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去年,我國在自貿協定談判和簽署方面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新簽的協定達到4個,中國貿促會作為全國最大的貿易投資促進機構,在推動自貿協定高質量實施方面有哪些創新做法和工作經驗?
楊帆表示,一直以來,中國貿促會為推動自貿協定高質量實施推廣做了大量工作,去年所做的工作可以概括為“四個加強”。
一是加強智庫建設,組建高水平自貿協定智庫研究團隊,赴重點地區,選取重點行業產業,深入調查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等自貿協定生效實施的經濟效應以及對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影響,發布《RCEP實施的經濟效應評估報告》《自由貿易協定商務應用指南》《在RCEP框架下與中國開展經貿往來指南》(英文版)等系列研究成果。
二是加強案例指導,面向全國征集評選60項自貿協定推廣及應用優秀案例,其中,企業FTA(自由貿易協定)經典實踐案例30項、貿促及有關機構服務FTA高質量實施推廣示范案例30項,為企業享惠提供最便捷實用的“工具書”。
三是加強咨詢服務,充分發揮貿企通、貿法通、FTA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作用,從原材料來源優選、供應鏈優化、關稅成本節約等維度,為企業量身定制“最優享惠組合”,開拓企業用足用好自貿協定政策紅利思路。
四是加強宣傳培訓,舉辦促進貿易高質量發展暨RCEP等自貿協定推廣論壇等經貿活動,在湖南、山東、福建、天津舉辦自貿協定政策解讀系列培訓,67個自貿協定地方服務中心舉辦培訓100余場,惠及各類企業數萬余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