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超長期特別國債主要投向公布!每經專訪李旭紅:有利于增加對科技創新、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等領域有效供給,促進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06 23:15:43

          李旭紅:相較于普通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一方面因其期限較長,可與需要長期投入的重大項目相匹配,有利于緩解重大項目短期資金的周轉壓力,保障了項目的可持續性。同時,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和使用都有專門的管理和監督機制,可以確保資金的專項性和安全性,避免資金的挪用和浪費。

          另一方面,超長期特別國債的資金主要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這有利于增加對科技創新、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民生保障等領域的有效供給,提高我國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促進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形成新質生產力。

          每經記者 石雨昕    每經編輯 廖丹    

          3月6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適度加力,主要是統籌運用各類財政政策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落實稅費優惠政策,促進高質量發展。”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是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抓手,是政府拉動投資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

          “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9萬億元,新增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萬億元,這兩項加起來達到4.9萬億元。此外,2023年四季度增發的1萬億元國債,大部分都在今年使用。”藍佛安表示,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政府支出,能夠帶動和擴大社會有效投資,更好支持重點領域鍛長板、補短板,激活經濟發展動能,促進高質量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我國將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萬億元,不計入赤字。

          關于超長期特別國債的主要投向,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表示,初步考慮,將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糧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質量發展等領域建設。

          相較于普通國債而言,超長期特別國債有哪些優勢?對此,《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教授李旭紅。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教授李旭紅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超長期特別國債可確保資金的專項性和安全性

          NBD:2024年財政支出強度總體擴大,赤字率擬按3%安排,赤字規模4.06萬億元,您認為這一安排反映了怎樣的政策取向?

          李旭紅:2024年赤字率擬按3%安排,赤字規模增加1800億元,符合中國經濟總體向好的客觀實際,體現了積極財政政策的適度“加力”。既保證了政策的連續性與必要的支出強度,以擴大總需求,支持重大戰略實施,同時,保持了較為穩定合理的赤字率水平,為未來財政可持續性和財政空間奠定基礎。

          NBD: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9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000億元。對此您怎么看?將重點用于哪些領域?

          李旭紅: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當前,我國正處于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的關鍵時期,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9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000億元,通過合理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作資本金范圍可以帶動擴大有效投資,更大效應地發揮政府資本撬動投資的作用,并促進更多關鍵領域及民生領域的投資力度,強化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以支持高質量發展及社會穩定。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應聚焦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農林水利等基建領域與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并合理擴大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范圍,保障在建項目后續融資,并向投資效率較高的地區傾斜,嚴格把好項目融資收益平衡關,并進一步發揮專項債在促進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

          NBD:相較于普通國債而言,超長期特別國債有哪些優勢?

          李旭紅:相較于普通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一方面因其期限較長,可與需要長期投入的重大項目相匹配,有利于緩解重大項目短期資金的周轉壓力,保障了項目的可持續性。同時,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和使用都有專門的管理和監督機制,可以確保資金的專項性和安全性,避免資金的挪用和浪費。

          另一方面,超長期特別國債的資金主要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這有利于增加對科技創新、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民生保障等領域的有效供給,提高我國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促進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形成新質生產力。

          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更好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NBD:藍佛安部長提到,今年將有針對性地研究出臺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更好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在您來看,有哪些實實在在的措施能有效地增加企業研發投入信心?

          李旭紅:科技創新帶動了產業創新,是新質生產力形成的關鍵,也是促進高質量發展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因此,如何把握稅收政策對助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作用,落實支持科創企業初創、重點產業發展、科技成果轉化等全周期稅費支持政策,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發力的方向。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有效增強了企業研發投入的底氣。

          一方面,得益于支持科技創新的系列稅收優惠政策不斷完善,我國實施了一系列針對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機構等創新主體的優惠政策,其在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的同時,充分引導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為促進產業升級轉型、培育發展新動能貢獻了稅收力量。另一方面,財政科技投入力度的增加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了財力保障,有力支持了新興產業和新興業態的發展,促進了產業升級和創新驅動。

          NBD:在您看來,稅費優惠政策如何持續為企業紓困解難、增強信心,助力實體經濟穩步發展?

          李旭紅:稅費優惠政策的不斷延續、優化與完善,可以讓企業信心逐步恢復、經濟主體活力更足。政策紅利的釋放從短期來看,直接降低了企業成本,穩定了市場預期,助力各類經營主體恢復元氣、輕裝上陣;從長期來看,企業獲得感的提升進一步激發了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這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微觀基礎。其中,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同時也是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的主要受益對象。我國稅費政策對于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較大,減免稅費對緩解民營企業資金困難,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政策 企業 科技創新 科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熟女aⅴ一区二区性色 中文字幕无线第一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片高清 | 五月天久久久天堂网 |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 在线亚洲国产热视频 | 五月定向久久可爱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