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07 14:58:37
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建議從國家層面健全完善氫作為能源的管理制度體系,明確能源部門作為氫能主要背后管理單位,更加突出氫的能源屬性,對現有的政策體系、審批流程等進行優化;二是建議參照天然氣、石油等現有能源管理辦法,在國家層面放寬在化工園區內制氫的監管限制,允許在化工園區外開展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三是建議加強對氫能科普宣傳,強化社會輿論引導,提升公眾對氫能應用安全的認知度,多措并舉推動氫能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每經記者 楊棄非 淡忠奎 每經編輯 楊歡
“隨著我國氫能全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日趨成熟,氫能被廣泛應用于交通、發電、工業等領域,氫能產業發展態勢十分迅猛。”3月6日,在全國兩會四川代表團小組審議時,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吳群剛提出,雖然目前國家層面已經明確將氫能作為能源的屬性,但是有關氫能的法律法規監管機制等管理體系不完善,特別是要把氫作為能源管理方面還沒有落實。
水電、風電、光伏、氫能等新能源的多能互補深度融合,是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方向。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提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目前國家發改委印發的產業指導目錄當中,也將氫能相關產業列為鼓勵類產業,并將氫能技術應用劃分到了新能源的門類中。
不過,吳群剛認為,目前氫能相關法律法規監管等管理機制還不完善,特別是要把氫作為能源管理方面還沒有落實。以制氫為例,目前在國家層面監管上,仍將氫氣作為危化品進行管理,要求制氫必須落地在化工園區,這造成了水、風光、氫融合發展比較困難,特別是終端用氫的成本高企。
不過,風向正在逐漸發生變化。他注意到,一些省市也開始了探索,比如說吉林省出臺了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政策,當中提出,把氫能安全管理參照天然氣執行。內蒙古也出臺政策,允許在化工園區外建設相關的制氫項目和電解水制氫項目等,不需要取得危化品安全許可證等一些政策。
吳群剛認為,目前在全國層面已經有必要調整完善氫能有關的制度設計,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建議從國家層面健全完善氫作為能源的管理制度體系,明確能源部門作為氫能主要背后管理單位,更加突出氫的能源屬性,對現有的政策體系、審批流程等進行優化;二是建議參照天然氣、石油等現有能源管理辦法,在國家層面放寬在化工園區內制氫的監管限制,允許在化工園區外開展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三是建議加強對氫能科普宣傳,強化社會輿論引導,提升公眾對氫能應用安全的認知度,多措并舉推動氫能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60006801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