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08 22:39:29
◎CIC灼識咨詢董事總經理劉立鶴對GLP-1類藥物的適應癥拓展持觀望態度,GLP-1類藥物在MASH、心血管疾病和阿爾茨海默癥等領域都有一定的研發進展,但想要在這些賽道復制糖尿病和減肥藥的神話并不容易。
每經記者 陳星 每經編輯 魏官紅
自司美格魯肽的減重功效傳開后,就有機構預測,它距離全球“藥王”寶座,僅一步之遙。有業內人士預言,GLP-1藥物幾乎“肯定”會成為下一個PD-1。
不少藥企迫不及待地收割減重市場這塊肥肉。根據CIC灼識咨詢近期發布的《GLP-1行業藍皮書》,從2018年到2030年的增長趨勢預測中,中國的肥胖患者數量增長迅猛,預計將占全球總數的26.8%。日益增長的肥胖人群和減重需求,也催生了人們對減肥藥物的狂熱追逐。
但想當“藥王”,光靠減重適應癥肯定不行。眼下,GLP-1藥物已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心血管和阿爾茨海默癥等領域布局。
要當“藥王”,只有一項看家本事可不行。別忘了修美樂之所以能在“藥王”寶座上穩坐十多年,秘訣之一就是其斬獲的十幾項適應癥。
眼下,司美格魯肽率先布局了多個適應癥臨床研究。
圖片來源:灼識咨詢發布的GLP-1行業藍皮書截圖
以M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原稱為NASH,現已更名為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為例,這是GLP-1類藥物除了糖尿病和減肥之外布局最多的適應癥,司美格魯肽目前已進入3期臨床。
今年2月,禮來也宣布了替爾泊肽治療MASH的II期SYNERGY-NASH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這也是禮來公布的第一項替爾泊肽用于治療NASH的臨床結果。結果顯示,在治療第52周時,替爾泊肽組有73.9%的患者達到了NASH消退且纖維化程度未惡化,而安慰劑組這一比例為12.6%。
華鑫證券研報顯示,MASH已成為全球最迫切的臨床未滿足需求之一,市場空間巨大。根據預測,到2025年,治療MASH藥物的市場容量將超過100億美元,其中2016年—2025年復合增長率可達20.19%。
在心血管和阿爾茨海默癥領域,司美格魯肽也分別啟動了臨床試驗。今年3月6日,諾和諾德剛公布了來自FLOW——腎臟結局試驗的主要結果。該試驗達成其主要終點,諾和諾德方面表示,期待于2024年在美國和歐盟遞交標簽擴展申請。
但CIC灼識咨詢董事總經理劉立鶴對GLP-1類藥物的適應癥拓展持觀望態度,GLP-1類藥物在MASH、心血管疾病和阿爾茨海默癥等領域都有一定的研發進展,但想要在這些賽道復制糖尿病和減肥藥的神話并不容易。“MASH的發病機制復雜,相關監管部門對新藥臨床試驗終點的評判標準也極為嚴格。在過去的40多年中,已經有上百款MASH新藥研發失敗,不過這也仍預示著MASH領域仍為一片藍海,可供GLP-1類藥物探索。”
“在心腦血管疾病方面,由于肥胖癥為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發病因素,GLP-1藥物在預防/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效果或與減重相關。此外,對于GLP-1類藥物在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系統疾病中治療潛力的機制研究仍在探索中,其臨床效果有待進一步的臨床數據支撐。”劉立鶴表示。
目前,國內減重領域拔得頭籌的GLP-1藥物是華東醫藥(000963.SZ,股價32.04元,市值562.12億元)的利拉魯肽及仁會生物的貝那魯肽。其中,仁會生物的貝那魯肽早在2016年就已上市。作為國內首款自主研發的GLP-1RA,仁會生物的誼生泰本具有相當的市場空間,但2018年之后,隨著長效GLP-1RA陸續上市,誼生泰一天三次的用藥頻率相形見絀,銷售增長不及預期。
華東醫藥的利拉魯肽(商品名:利魯平)在去年7月宣布獲批減重適應癥,但記者注意到,無論是利拉魯肽還是貝那魯肽,二者均未公布具體的減重臨床試驗數據。
對此,華東醫藥方面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利魯平可公開的減重數據可見于藥品說明書。記者隨后查詢看到,說明書顯示,“本品單藥治療52周后可以觀察到持續的體重減輕。與二甲雙胍、二甲雙胍+格列美脲或二甲雙胍+羅格列酮聯用時在試驗期間觀察到0.86kg至2.62kg的體重減輕。基線時體重指數(BMI)越大的患者,體重減輕的程度越大”。
上市后,利魯平銷售情況如何?華東醫藥表示,截至目前,利拉魯肽注射液已在超過800家大型醫院實現入院銷售,醫院覆蓋的數量還在快速增長中,預計到今年一季度末完成超過1000家醫院的進院覆蓋。此外,院外市場也是減肥適應癥的主要銷售渠道,包括線上平臺及線下藥店,公司目前已完成2萬多家終端鋪貨單體藥店覆蓋。
國產藥物相較司美格魯肽、替爾泊肽的最大優勢可能是價格。根據華東醫藥數據,利魯平的市場售價約為290元/支。
除前述兩款已獲批制劑外,據華鑫證券研報,目前國內共11款在研司美格魯肽注射液生物類似藥,進展較快的是齊魯制藥、華東醫藥、聯邦制藥和麗珠醫藥,均處于III期臨床,適用于糖尿病適應癥。
此前,華東醫藥還發起司美格魯肽專利無效申請,以加快司美格魯肽生物類似藥的上市進度。
在新藥領域,還有更多競爭對手在路上。如信達生物和禮來合作開發的瑪仕度肽(IBI362)已進入III期臨床。該藥物也是國內最早布局、進展最快的GLP-1RA新藥。今年2月,瑪仕度肽的上市申請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用于治療肥胖癥患者,預計將于2024年底或2025年初獲批上市。
公司2023年5月公示的II期臨床顯示,瑪仕度肽9mg用藥24周后,體重降幅可達15.4%,成為全球首個在24周內,體重較安慰劑降幅突破15%的GLP-1RA雙靶點注射劑。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26日,國內共有近20家企業從不同方向(仿制藥和創新藥的)、不同位點(單靶點和多靶點)、不同劑型(注射和口服)和不同適應癥(T2DM、超重/肥胖、MASH等)進行布局GLP-1RA,進入了不同臨床試驗階段。
圖片來源:灼識咨詢發布的GLP-1行業藍皮書截圖
但劉立鶴認為,“就目前而言,所有已上市的藥物雖然能夠為市場帶來新鮮因素,但都很難對諾和諾德和禮來構成顛覆性的威脅,這是由于兩大巨頭長期經營的市場局面和構建的技術壁壘所決定的。當下司美格魯肽和替爾泊肽最具競爭力的潛在對手主要是禮來開發的雙靶點Mazdutide以及三靶點Retatrutide。這兩款藥物目前均處于三期臨床階段”。
對于GLP-1會不會成為下一個PD-1,劉立鶴認為就目前而言,答案幾乎是“肯定的”。當某個靶點的藥物爆火后,無數藥企蜂擁而至,開啟快速跟隨模式。作為當前的熱點方向,GLP-1藥物已然受到來自國內外生物制藥企業的重點關注和投入,最終的結果可能將從創新戰變成成本戰。
“作為降糖和減重藥物,GLP-1藥物具有明確的量化指標,因此最終可能會從療效、性價比、依從性等方面最具優勢的幾家企業脫穎而出,成為市場的主導者。但對大多數企業來說,這種內卷競爭可能帶來一定的壓力,甚至有可能經歷生存考驗??在激烈競爭的GLP-1市場,優于或不劣于目前已上市藥物的療效才是管線藥物自身價值的體現。”劉立鶴認為。
按原定時間,司美格魯肽在中國的專利將于2026年到期,在國內藥企前赴后繼的研發攻勢下,國產制劑或將在三到五年內密集上市,一場價格戰在所難免。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20528934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