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15 19:08:09
◎RISC-V發展的動力不是要取代傳統架構,而是以開放創新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他表示,無論是嵌入式系統的小型化設計,還是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所需的算力支撐,RISC-V都贏得了更多用戶的認可。
每經記者 陳婷 每經編輯 劉雪梅
RISC-V,初露鋒芒?
2023年,RISC-V(基于精簡指令集原則的開源指令集架構)架構在更多實際應用場景中得以落地生根,從物聯網設備、邊緣計算逐漸邁向AI計算、高性能計算等領域。這讓一些業內人士對RISC-V生態的前景看法積極。
這其中,達摩院尤為突出。3月14日,在2024玄鐵RISC-V生態大會上,達摩院院長張建鋒表示,隨著新型算力需求激增,RISC-V發展迎來蝶變,即將進入應用爆發期。他表示,達摩院將持續加大RISC-V的研發投入和生態共建。
在世界范圍內,當前芯片指令集呈現出英特爾X86(泛指一系列基于Intel 8086且向后兼容的中央處理器指令集架構)和ARM(Advanced RISC Machine的縮寫,意為高級精簡指令集計算機)的雙寡頭格局,而RISC-V架構正成長為這一格局的有力挑戰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作為一種新興指令集,因其開源、開放、簡潔、靈活等特性,RISC-V在此輪芯片產業周期中發展迅速。
虎口奪食談何容易,但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生成式AI或將成為RISC-V架構發展的一大機遇。
硅谷芯片傳奇Jim Keller更是在大會的演講中指出,未來我們會迎來前所未見的AI軟件應用,而RISC-V有望打造出下一代AI引擎。
達摩院玄鐵RISC-V團隊資深技術專家李春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RISC-V本身是開源開放的架構,很大的特點是可定制、看擴展,“所以在AI這一方向上,大家認為RISC-V是為AI而生的架構。”
2010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David Patterson教授團隊領導研發了RISC-V指令集,并宣布對外開源,所有開發者、創業者、高校師生、商業公司都能免費使用它,便利地開發自己的處理器。
RISC-V用了約10年時間,走完了傳統架構30年的發展歷程。記者了解到,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RISC-V生態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
2023年5月,Meta基于RISC-V架構推出首代AI推理加速器。
2023年6月,谷歌、英特爾、英偉達、高通、阿里等13家企業發起的全球RISC-V軟件生態計劃“RISE”正式啟動,旨在加速RISC-V的軟件生態建設及應用商業化進程,成員將聯合推動RISC-V處理器在移動通信、數據中心、邊緣計算及自動駕駛等領域的市場化落地,阿里是中國大陸唯一董事會成員。
到了該年10月,高通宣布將與谷歌合作推出基于RISC-V架構、支持Wear OS系統的智能穿戴芯片,并將在全球市場進行商用推廣。
作為這股大潮的國內主要參與者,2018年,阿里巴巴開始研發RISC-V,是國內最早涉足RISC-V的技術團隊之一。
在2024玄鐵RISC-V生態大會上,阿里也公布了在該領域的新進展。據稱,達摩院將圍繞處理器研發、軟件生態和應用落地持續布局。
記者了解到,達摩院正持續推動RISC-V與主流操作系統適配并打通商業軟件應用。
“三年前,玄鐵首次實現RISC-V適配安卓,打開了RISC-V生態通向廣闊應用市場的新賽道”,張建鋒表示,“今年下半年,大家就能夠在市面上看到第一款基于RISC-V和安卓的終端設備。”
對于RISC-V當前的發展情況,知合計算CEO孟建熠認為,RISC-V已經走過了起步期,進入了10到100的發展階段。
孟建熠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1到10的階段,是有理想有信念、堅信這件事能成功的公司在推進;在新的階段,谷歌成為了主要推動者,所以把安卓生態跟RISC-V的生態結合在了一起,“谷歌投入的可能是10-100的事,所以我們今天正在見證10-100的事。”
孟建熠還表示,1-10和10-100的核心(區別)是生態產生裂變,“自己做東西只能做到1-10,因為別人都不跟進。”他表示,RISC-V慢慢走向10-100的底氣,是源于越來越多的客戶在使用RISC-V的技術,這為下一步的開發提供了保障。
“做芯片要投入很多錢,如果每家投一個億,我們有50-100家公司,總投入就是50-100億,對于下游投入的更多了,在這個階段10-100就出現了。”孟建熠說。
就應用領域而言,此前RISC-V被外界質疑更多集中在中低端領域。不過,這一情況正在發生改變。
據記者了解,搭載RISC-V架構的筆記本已經問世。
此次2024玄鐵RISC-V生態大會上,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發布了基于RISC-V架構的開源筆記本電腦“如意BOOK”,加速桌面級軟件應用生態的完善,助力RISC-V邁向通用計算生態。
據悉,如意BOOK首次打通了從底層芯片到操作系統到商用軟件的RISC-V全鏈路,且全部開源開放。
此外,記者了解到,5年間,玄鐵RISC-V處理器發布3個系列9款產品,覆蓋高性能、高能效、低功耗等不同場景,在AI、5G通信、自動駕駛、金融等領域展開廣泛應用創新,出貨已超40億顆。
張建鋒認為,RISC-V發展的動力不是要取代傳統架構,而是以開放創新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他表示,無論是嵌入式系統的小型化設計,還是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所需的算力支撐,RISC-V都贏得了更多用戶的認可。
除了在應用場景上有所突破之外,業內有人士認為,隨著AI浪潮的到來,RISC-V有望乘上發展的東風。
會上,達摩院宣布,面向AI加速、低功耗、安全等全面升級迭代玄鐵產品線,計劃于今年內推出下一代處理器C930,為RISC-V向更高性能的探索奠定重要基礎。
孟建熠認為,RISC-V在端側大模型推理方面有優勢,他提到,RISC-V可以在比較好、比較低的功耗下處理比較好的計算,意味著在有限的能量下可以做得更多。
李春強表示,大模型對RISC-V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這一領域里現在所有人都是剛剛起步。他透露,除了算力之外,大模型還有存儲方面的瓶頸,“我們在這方面會做一些前期的布局。”同時,他也表示,需要與下游的合作伙伴一起探索更多的創新可能性。
會上,張建鋒表示,RISC-V在產業發展趨勢上越來越清晰。“第一方面是在嵌入式系統里面變得更普及,第二能夠向更平臺化的PC端承載更多的應用,第三是在一些新型的算力方面,比如人工智能方面有新的突破。”
芯片架構影響對產業鏈的影響不容忽視,RISC-V也被視為中國芯片彎道超車的一個機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預測,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領域,未來將形成英特爾(x86)、ARM、RISC-V三分天下的格局。
長期來看,在不久的將來,RISC-V有望在競爭中發揮出自身的優勢,成為影響世界主流CPU格局的一個變量。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婷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