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17 23:29:53
每經記者 楊卉 每經編輯 董興生
不久前,OpenAI旗下的文生視頻模型Sora一經發布就引爆了全球。未來,AI技術還將如何演進?對產業來說有何機遇,仍需要突破哪些難關?
3月15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牽頭成立的AI應用工作組主辦,每日經濟新聞承辦、數智未來場景實驗室協辦的“Sora的啟示:AI應用再飛躍”主題沙龍活動在北京成功舉辦。據了解,這是“2024數智科技沙龍”的首場落地活動。
活動匯聚了騰訊、阿里、郵電出版社、軟通動力、創業黑馬、中關村中小型科技文化企業促進會、中關村元宇宙產業發展聯盟等近40家單位和協會組織代表參會。
“2024數智科技沙龍”首場活動上,嘉賓們在圓桌論壇環節展開“思想碰撞” 每經記者 韓陽 攝
AI應用再飛躍實現AGI需各方合力
2023年以來,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加速席卷千行百業,影響之深遠、發展之迅猛,堪稱一場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推動了一批新興產業的崛起。ChatGPT開啟人工智能時代不久,今年春節,Sora“炸裂”登場,有望推動AI應用加速落地,通用人工智能(AGI)或將比預期更早到來。
為加強行業內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牽頭成立的AI應用工作組策劃了本次沙龍活動。
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設計創新服務處負責人、AI應用工作組組長柯斌首先圍繞沙龍主題以及未來AI應用工作組的重點工作發表致辭。柯斌表示,AI應用工作組將致力于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與場景創新,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主題演講環節,嘉賓們圍繞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因素、AI賦能的創新與挑戰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剖析。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產品與產業工作委員會主任任勇從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兩個方面闡述了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因素。他強調,數據、算法、算力、自動化、倫理是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五大關鍵因素,而這五大因素共同作用,相互交織,貫穿人工智能發展全過程。他同時表示,要加強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培養,為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
商湯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田豐提出,Sora驗證了尺度定律(Scaling Law)在多模態領域的又一次成功。在他看來,未來在通向AGI之路上,應該是人才第一,數據與模型第二,算力第三,應用第四。其中,人才研究和技術能力決定創新速度;大規模、高質量的數據驅動模型及算法迭代;強大的計算能力確保訓練速度;垂直領域應用落地合作,保證技術和數據反饋,推動自適應改進。
田豐直言,2023年,全球AI應用邁入大爆發創新周期,但行業AI應用涌現態勢之下,只有少數SOTA 最佳實踐大模型(State of the Art,意為達到該領域最高水平性能)可支撐有效的工程化、產品化。未來,多模態能力決定了大模型在各行業落地解決問題的效果,大模型應用的“進化論”應是從AI插件到AI助手(Copilot),再到AI自動代理(AutoPilo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巢文涵以Sora為引子,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在賦能各行各業時面臨的創新與挑戰。在巢文涵看來,算力競爭、數據資源布局和技術創新、數據要素的一致性、隱私和倫理等問題是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幾個主要痛點。
此外,黑馬天啟CEO楊昕作為參與本次活動的中小企業代表,圍繞“以科創大模型助力中小企業精準服務與成長”展開了主旨演講。
產學研共探數字時代AI應用的發展與機遇
除了邀請業內人士分享最新現狀,本次活動還聚焦AI技術迭代與應用場景創新,展開了思想碰撞與交流。
圓桌論壇環節,商湯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田豐、同道獵聘集團大數據研究院院長鄭穎美、每經科技副總經理萬高邁分別從產、學、研角度圍繞“推倒與重建,數字時代AI應用的發展與機遇”展開討論。
田豐進一步分享了Sora對中國AI產業的啟示,包括尺度定律下超大規模智算中心和公共訓練數據集的不足、數據標注的效率問題以及Sora的行業應用方向。田豐還強調,中國AI基礎科研人才應找到符合自己資源的獨特研發路徑。
鄭穎美分享了當前人才需求的現狀。據她介紹,去年以來,AIGC對高端人才的需求熱度非常之高。從今年開春第一周的數據來看,AIGC相關人才需求的增長大約是6.12倍,相關崗位的平均(年)薪資達到了44萬元。目前來看,國內相關人才的缺口還是很大,建議未來加強科研院校與商業企業的合作,高校也可對相關專業適當擴張,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場景化。
萬高邁以每經科技自研產品“雨燕智宣——AI短視頻自動生成平臺”為例,分享了AIGC內容生產創意應用生態的構建。同時,萬高邁還提出,目前在中國的AI應用領域,龐大的終端設備和豐富的數據資源為產生超越Sora的應用提供了條件。盡管追趕國外人工智能發展水平還需努力,但國內的AI應用公司正在不斷涌現,并有望實現超越。同時,社會各界也開始意識到數據對經濟的重要性,數據要素成為中國重要的資產之一。未來,國內出現超越Sora的應用只是時間問題。
在自由討論環節,與會嘉賓們圍繞AI技術應用的發展趨勢與方向等問題暢所欲言,分享了自己的見解和看法,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本次沙龍活動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數字科技中心主任、AI應用工作組副組長藍婷主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