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25 22:48:01
每經記者 黃婉銀 每經編輯 魏文藝
3月24日,碧桂園(HK02007,股價0.510港元,市值142.74億港元)公告稱,公司的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廣州興承思與廣東中為及項目公司廣州錦思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訂立合作協議,廣州興承思及廣東中為同意通過項目公司在廣州物業上共同建設及開發該樓宇以供出售。
根據公告,項目公司于2017年通過公開市場招拍掛取得廣州物業并于2018年獲取廣州物業的土地使用權。這處物業位于廣州市荔灣區白鵝潭商務區核心區,地盤面積為13,968平方米,土地指定為商業及企業用途。現計劃于廣州物業上興建該樓宇(一幢64層高并設有5層地庫的高層商業樓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廣州興承思的股東由碧桂園方面和兩個非關聯方共同組成,分別持股51%、30%和19%。廣東中為是一家從事供應鏈業務、科技推廣及應用服務的公司,最終的控制股東分別為中安天璣(北京)產業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安天璣)和中國中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鋼集團),持股比例分別為60%和40%。
公開資料顯示,廣東省天璣投控集團有限公司(中安天璣股東方之一)是央企中鋼集團下屬子公司,主營循環經濟、供應鏈貿易、現代服務業等業務板塊,緊緊圍繞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致力于打造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鏈。
據廣東同德房地產土地資產評估與規劃測繪有限公司所出具日期為2024年3月21日的估值報告,于2024年2月29日,該物業的土地使用權的市場價值為31.22億元。
截至公告日,項目已取得建設及開發該樓宇所需的證書及批文,不過項目建筑工程已經暫停,僅基本完成地下連續墻及三個內部支撐,挖掘工程正在進行。
公告稱,該項目受各種復雜因素阻礙。比如,項目公司其中一名中間股東(為碧桂園的同系附屬公司)的資產目前受限于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出的凍結令,期限為2023年2月20日至2026年2月19日,但并不妨礙訂立合作協議及本次擬進行的交易。
此外,物業本身目前已抵押予若干抵押權人,作為由碧桂園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碧桂園的同系附屬公司)于2023年所發行金額為17億元于2025年到期的中期票據的擔保,期限為2023年4月12日至2027年6月30日。
“鑒于復雜因素及該項目將需要大量資金(目前估計達致工程竣工將需28億元),本集團很難恢復施工或出售該物業。引入廣東中為作為共同開發廣州物業的伙伴,將為變現該物業所面臨的困難提供及時且急需的解決方案。”
根據合作協議,廣州興承思被視為已向項目公司提供資金31億元,而廣東中為同意就該項目提供進一步資金共計約28億元,以換取(其中包括)下列權益和事項:
(1)于合作協議日期起計60天內獲得項目公司的1%股權(即第一次建議出售事項);
(2)廣東中為向項目公司提供1038.08萬元作為第一項貸款后獲得項目公司的94%股權(即第二次建議出售事項);
(3)按享有權比率計算的享有權(為便于說明,根據廣東中為的估計承諾金額28億元及廣州興承思的視作承諾金額31億元,廣東中為及廣州興承思的估計享有權將分別為該樓宇單位及相關銷售所得款項的47.457%及52.543%);
(4)與廣東中為享有權比率成比例的項目公司的投票權(于封頂后、工程竣工后及第三次建議出售事項完成后將分別增至51%、95%及100%);
(5)當廣州興承思的享有權已基本變現時獲得項目公司的100%股權(即第三次建議出售事項)。
碧桂園表示,簽訂合作協議如果順利實施,預期公司將可收回集團于廣州物業及項目公司所投入之成本,但不會錄得收益或損失。自第一次建議出售事項收取的代價將由廣州興承思以股東貸款方式投入項目公司作為開發資金。自第二次建議出售事項及第三次建議出售事項收取的代價(將由廣東中為于最終代價付款日期支付)將由集團用作集團內項目保交樓資金。
封面圖片來源:碧桂園官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