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工信部公開征求意見 擬規范工業機器人行業管理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27 00:56:39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旭    

          業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

          3月25日,工信部公開征求對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條件及管理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的意見,意見征集截止日期為2024年4月10日。

          新華社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現行《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條件》和《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管理實施辦法》為2016年發布。工信部對兩個文件進行了修訂,形成了《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條件(2024版)》(征求意見稿)和《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管理實施辦法(2024版)》(征求意見稿)。

          有利于行業標準化

          2021年12月發布的《“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完善《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條件》,加大實施和采信力度。支持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能力建設,提升市場認可度和國際影響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大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規范市場招標采購,禁止設立歧視性條款。開展機器人倫理道德和法律法規研究。

          本次修訂的規范條件明確,本規范條件適用于我國境內的工業機器人關鍵零部件、本體制造及集成應用企業,是促進行業技術進步和規范發展的引導性文件,不具有行政審批的前置性和強制性。

          同時,鼓勵工業機器人關鍵零部件、本體制造及集成應用企業按照本規范條件自愿申請規范條件公告,對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以公告的形式向社會發布,引導各類鼓勵政策向公告企業集聚。

          中關村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全世界每年新裝機的工業機器人一半以上都在中國,工業機器人是工業化改造和提升的一個重要標志。目前我國的工業制造在全世界都處于領先水平,之所以能夠領先,是因為效率更高,同時成本相對比較低、能力比較強。

          他以曾經走訪過的企業舉例說,華為的一條手機生產線,所使用的員工數量從最初的159個人不斷縮減,現在一條生產線只需要19個人,主要就是得益于用大量的機器人來替代。

          “所以工業機器人對于整個經濟的發展,對于效率的提升,對于成本降低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項立剛說,在這個過程中間,如果我國的工業機器人生產廠家都“各自為政”,都做各種各樣、不同規格、不同要求、不同標準、不同系統的機器人,相互之間就很難通用。

          “如果把規范條件做得非常嚴謹,就能夠做到標準化,做到可以通用,可以相互替代,這樣以后才能用相對比較低的成本去建立生產體系,進而才能讓整個工業機器人的成本大幅下降。”他說,所以把標準化品質要求、各種各樣的接口要求包括安全性各方面的要求都做得早做得扎實,是為更大規模的發展做技術準備。

          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本次修訂的規范條件從基本要求、技術能力和生產條件、質量要求、人員素質、銷售和售后服務、安全管理和社會責任等方面都作了非常具體的規定。

          比如,在基本要求中明確提出,依據國家法律法規設立,符合機器人產業發展政策要求,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取得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且從事工業機器人相關業務時間不少于三年。

          同時,近三年,關鍵零部件制造企業營業收入年均不小于3000萬元;本體制造企業營業收入年均不小于5000萬元;集成應用企業營業收入年均不小于1億元。

          項立剛表示,規定企業的營收其實是對企業經濟規模的要求。他坦言,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規模,就沒有足夠的實力,就很難把這些事情做好。“3000萬元是一個比較小的盤子,如果3000萬元都做不到,說明能力比較差,不一定能夠把這個事情做得比較好。”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占全球比重超50%,穩居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達到每萬名工人392臺。

          在項立剛看來,近年來我國的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已經有很大提升,未來的發展潛力也很大,在這種情況下,申請規范條件公告的企業需要達到一定規模。

          另外,在銷售和售后服務方面,文件也作了相關規定,比如產品售后服務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并建有完善的產品銷售和售后服務體系,指導用戶合理使用產品,為用戶提供相應的操作培訓和維修服務。

          項立剛表示,工業機器人不是最終產品,它是會裝在某個生產線上,是生產線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這個過程中間,安裝完還需要調試,需要管理、服務支撐,這些都是讓這個產品變得更有價值的最基本要求。也就是說,工業機器人是一個鏈條,從企業投入、技術、研發、人才,到產成品,到客戶服務,整個體系都作了一定的要求。“所謂要求、規范,就是為了讓這個行業能夠健康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機器人 自動化設備 遼寧省 新型工業化 高端裝備 機器視覺 工信部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 | 日韩欧美亚欧在线视频 |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 日本另类亚洲色区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精品v |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