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28 17:04:42
◎在國際經濟中心方面,去年上海實現了4.72萬億元GDP總量,繼續排在世界城市的前列。
◎下一步,上海將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把更多科技成果運用到具體的產業和產業鏈上,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每經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陳旭
3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三場,介紹上海市“聚焦‘五個中心’ 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關情況。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在發布會上介紹,加快建設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黨中央賦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也是上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上海持續推進‘五個中心’建設,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大幅躍升。”龔正表示。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李宣璋 攝
龔正在發布會上介紹,在國際經濟中心方面,去年上海實現了4.72萬億元GDP總量,繼續排在世界城市的前列。
在國際金融中心方面,上海去年金融市場的交易總額再創新高,達到3300多萬億元,金融的持牌機構持續向上海集聚,到去年年底,上海共有持牌機構1771家,其中外資的持牌機構也達到了548家。
在國際貿易中心方面,去年上??诎顿Q易額再創新高,達到了10.7萬億元,占全球貿易總額的3.6%,繼續排在全球城市首位。
在國際航運中心方面,去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再創新高,而且連續第14年領跑全世界,實現了4915.8萬標準箱。
在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方面,有三個數據令人鼓舞:一個是全社會R&D(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4.4%,第二個是每萬人口的高價值發明專利再創新高,達到50.2件,第三個是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一輪的科技創新集群排名當中,上海排名全球第五。
龔正表示,上海市將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任務,以加快建設“五個中心”為主攻方向,統籌牽引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工作,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充分發揮龍頭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
一是圍繞提升國際地位和全球經濟治理影響力,加快建設國際經濟中心。為此將繼續做大經濟總量,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二是圍繞提升金融市場國際化水平、增強競爭力和影響力,加快建設國際金融中心。上海市將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門,在增強安全可控能力的基礎上,深入實施高水平金融對外開放。重點是完善“四個體系”,即金融市場體系、產品體系、機構體系、基礎設施體系,做好“五篇大文章”,即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科技創新和共建“一帶一路”。
三是圍繞提升貿易樞紐功能,加快建設國際貿易中心。上海市將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率先構建與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DEPA(《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加快建設“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東方樞紐國際商務合作區等重大貿易載體,推動離岸貿易、跨境電商、保稅維修等新型貿易加快發展、做大規模。
四是圍繞提升航運資源全球配置能力,加快建設國際航運中心。我們將加快補齊高端航運服務等方面的短板,增強航運保險承保和服務能力,探索海事仲裁模式創新,集聚更多航運企業和功能性機構。同時,加快建設海港、空港、郵輪港和航運集疏運體系,大力推動航運智慧綠色轉型。
五是圍繞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我們將進一步匯聚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著力提升重點領域基礎研究水平、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努力掌握產業鏈核心環節、占據價值鏈高端地位。”龔正強調。
上海下一步要怎么推動產業發展?發展新質生產力,上海要怎樣布局?
對此龔正在發布會上表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上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綜合來看,上海有基礎、有優勢。
一是科技綜合實力強。上海已經集聚了國家實驗室等一大批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已建、在建和規劃下一步要建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達到了20個,還引進了李政道研究所、數學與交叉學科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機構。
二是產業轉型升級早。上海已基本形成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2023年我們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已經提高到43.9%。
三是高層次的人才數量多。上海大力推進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集聚“高精尖缺”人才,尤其是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這三大先導產業的人才集聚度已經超過80萬人,其中集成電路領域的人才占了全國的40%左右。
龔正強調,下一步,上海將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把更多科技成果運用到具體的產業和產業鏈上,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重點是發揮好自身基礎優勢,從以下三個方面持續提升產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和融合化發展水平。
一是推動“2+2”,著力鞏固傳統產業優勢地位。像汽車、鋼鐵、化工,上海的傳統產業在上海經濟中仍然占著相當大的比重,其中部分產業還是優勢產業,不能夠忽視和放棄。所以現在一手抓“兩業融合”,也就是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深度融合,尤其是要繼續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還有一手是抓“兩個轉型”,就是促進所有的產業,尤其是傳統產業,要實現數字化轉型和綠色低碳轉型,通過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賦能傳統產業,把傳統產業打造成新質生產力。
二是壯大“3+6”,著力打造新興產業創新高地。“3”就是中央賦予上海的三大先導產業,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去年三大先導產業的規模已經達到1.6萬億元。我們要繼續落實國家戰略部署,勇擔使命任務,實施好新一輪的“上海方案”,持續突破一批“卡脖子”的關鍵環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6”是上海有特點、有基礎的六大重點產業,要加快打造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先進材料和時尚消費品兩個5000億級的產業集群。
三是培育“4+5”,著力搶占未來產業發展高地。“4”是四大新賽道產業,主要是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和智能終端;“5”是五大未來產業方向,包括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還有未來材料。我們都制定了行動計劃、行動方案,要繼續加大顛覆性技術、前沿技術布局,打好關鍵核心技術的攻堅戰,努力在若干細分領域率先確立產業發展優勢。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李宣璋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