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30 10:34:35
◎“預計今年9月我們會推出鴻蒙原生的手機,會帶著我們所有合作伙伴的應用一起面世。從那一刻起,我們會真正成為一個完全自主可控的生態?!?/p>
◎“AI越發達,真實世界的媒資就越寶貴。基于每經目前已超百萬量級的媒資庫,每經形成了AI稿件、AI音頻、AI視頻、AI電視、AI海外傳播等AI產品矩陣?!?/p>
每經記者 丁舟洋 每經編輯 梁梟
新一代鴻蒙的廬山真面目再次“被劇透”。
3月29日,在第十一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華為以“技術賦能全場景內容體驗和分發”為主題,開展鴻蒙激活視聽產業創新論壇。
華為終端云總裁朱勇剛向視聽和媒體行業拋出橄欖枝:“現在是加入鴻蒙生態的最佳時期。”“今年秋天,我們全新鴻蒙操作系統將問世,和合作伙伴們一起共建的生態效果如何,關系鴻蒙事業的成功與否。”
華為終端云總裁朱勇剛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正如華為終端云互動媒體BU總裁吳昊所說,生態的發展和其他產品不同,它沒有迭代的機會。沒有一個用戶能夠接受他的手機上不能使用微信、不能點外賣。“所以鴻蒙生態必須一鼓作氣,它連‘再而衰三而竭’的機會都沒有。”
“3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已啟動鴻蒙原生應用開發,為用戶提供更流暢、高效、安全的新聞資訊服務。”每日經濟新聞董事長、總編輯聞達在論壇上發言稱,以技術轉型為路徑,每經始終擁抱創新。2023年10月,每日經濟新聞作為首個媒體成員單位,加入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AI應用工作組。
聞達詳細講述了每經的三大路徑:“新聞、技術、媒資是未來每經的三大核心方向。”新聞方面,堅持內容為王,近3年獲國家級、省部級新聞獎達45項。技術方面將繼續引領財經媒體新生態,賦能視頻生產。媒資方面將形成真正有意義的數字資產,助力每經AI產品矩陣。
3月29日下午,華為在官網發布了2023年財報。2023年全年,華為實現全球銷售收入7042億元,同比增長9.64%;凈利潤870億元,同比增長144.4%。其中,汽車業務增長翻倍,其次是云業務和終端業務,都有兩位數增長。
在終端領域,Mate 60手機、鴻蒙生態受到廣泛關注。華為2023年財報顯示,接入鴻蒙的設備數量超過8億臺,原生鴻蒙生態迎來開局之年,首批200多個原生應用已在加速開發。
主動適配系統,比造一個全新的手機操作系統還要困難。畢竟,海量的應用軟件開發商,何必要為了新系統,單獨開發適配版?
“我們做鴻蒙操作系統,最大的背景是外部競爭帶來的不可控因素。所以我們不得不自己從頭開始,構建起一個獨立的智能生態。”吳昊說,“從2015年立項開始,鴻蒙操作系統已經進入它的第十年,這真的是‘十年磨一劍’。預計今年9月我們會推出鴻蒙原生的手機,會帶著我們所有合作伙伴的應用一起面世。從那一刻起,我們會真正成為一個完全自主可控的生態。”
與其他產品不同的是,生態系統沒容錯空間。“它跟其他產品推出第一代,逐漸再優化第二代、第三代不同。沒有用戶愿意要一個不能用微信、不能點外賣、不能看視頻網站的手機。所以鴻蒙生態必須一鼓作氣,它連‘再而衰三而竭’的機會都沒有。因此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今年我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吳昊表示。
這也正是挑戰所在,畢竟,海量的應用軟件開發商憑什么要為了新系統單獨開發適配版?
朱勇剛提到,鴻蒙生態為網絡視聽產業帶來的新價值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基于軟硬協同的優勢打造更加沉浸、智能的全場景視聽體驗;二是基于華為盤古大模型的系統級AI能力,HarmonyOS NEXT將會在端側實現原生AI能力,進一步提升服務分發的效率,未來高品質的網絡視聽內容可以在各類終端設備上以合時宜的智能分發,更加高效、精準、個性地觸達更廣泛的受眾,有助于網絡視聽行業產生更多的創新場景。
“鴻蒙的世界是開放的,鴻蒙的機會是共享的,加入鴻蒙生態正當時,華為希望攜手更多視聽領域的伙伴共建共享鴻蒙生態,助推視聽產業步入全新的發展階段。”朱勇剛說。
每日經濟新聞作為鴻蒙生態的重要合作伙伴,以內容為核心,用技術做引擎、資源整合做抓手構建全場景體驗,通過鴻蒙原生應用為用戶提供更加流暢、高效和安全的新聞資訊服務。
每日經濟新聞董事長、總編輯聞達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聯合華為信息流,推出了更多精品內容,共同繁榮內容生態。通過硬件的觸達凸顯渠道優勢,賦予內容更強影響力。2020年10月,每經首次在華為信息里發布新聞,2023年超過1000篇稿件入選華為信息流“每日精選”,觸達4億人次,年度總曝光量12億+。
“AI越發達,真實世界的媒資就越寶貴?;诿拷浤壳耙殉偃f量級的媒資庫,每經形成了AI稿件、AI音頻、AI視頻、AI電視、AI海外傳播等AI產品矩陣。”聞達分享到,未來每經將通過垂類大模型和媒資庫建設,編采架構再造,打破孤島集合傳播。每經也將攜手華為信息流,通過技術賦能共同探索全形態創新傳播、全場景交互創新應用,助推萬物互聯資訊新體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