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03 09:03:02
◎在今年1月召開的2024年工作會議上,中駿集團明確了“迎難而上,應對更嚴峻的挑戰”的主基調,所有工作都將繼續圍繞“保交付、保現金流、保經營”展開。各城市公司成為經營責任主體,穿透并落實集團策略,力求經營兌現。
◎中駿集團董事局主席黃朝陽表示:“中駿現存債務結構簡單清晰,資產質量較好,具備走出困境的基礎。下階段任務依舊繁重艱巨,中駿上下還需堅定信心,明確目標,務實篤行,相信通過努力,我們能夠渡過難關。”
每經記者 包晶晶 每經編輯 魏文藝
2023年,在中駿集團董事局主席黃朝陽看來:“是中駿創立以來極其艱難的一年。”
中駿集團控股(HK01966,股價0.14港元,市值5.91億港元;以下簡稱中駿集團)近日發布的2023年度報告顯示,2023年實現收益約209.61億元,同比下降21.5%;毛利26.31億元,毛利率約12.6%,歸母凈虧損79.91億元。
在今年1月召開的2024年工作會議上,中駿集團明確了“迎難而上,應對更嚴峻的挑戰”的主基調,所有工作都將繼續圍繞“保交付、保現金流、保經營”展開。
值得一提的是,春節過后,位于上海申長路的中駿集團大廈3樓和4樓開始對外出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相關中介處獲悉,近段時間,中駿集團員工的辦公位陸續被合并到其他樓層,公司要求把辦公空間用足。“騰挪出的整層辦公室用于出租,或者暫時關閉,節約水電能耗等不必要的開支。”
據接近中駿集團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公司內部一切如常,正常開會和匯報,大部分工作重心都放在了“保交付”上。
巨虧背后,是中駿集團進行了較大規模的計提減值。年報顯示,2023年中駿集團投資物業公允值虧損約37.54億元,持作出售已落成物業及發展中物業減值約29.52億元,兩項合計達到了67.06億元。
此外,債務仍然是困擾中駿集團的最大的問題。2023年,中駿集團的銀行及其他貸款和優先票據及境內債券合計359億元,2022年這一數據為442億元,年內減少了83億元。
境外債方面,今年春節后,中駿集團向外界發布了有關境外美元優先票據的最新進展:集團及其顧問一直在與境外債權人進行對話,討論并尋求境外債務(包括境外美元優先票據)的整體解決方案,目標是為所有境外債權人提供公平公正的待遇。
作為出險房企,中駿集團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209.61億元,合約銷售額約277.75億元,毛利率約12.6%,有息負債降低18.78%。但問題解決的關鍵,仍然是物業交付和銷售端的改善。
在今年1月召開的2024年工作會議上,中駿集團明確了“迎難而上,應對更嚴峻的挑戰”的主基調,所有工作都將繼續圍繞“保交付、保現金流、保經營”展開。各城市公司成為經營責任主體,穿透并落實集團策略,力求經營兌現。
事實上,為保持流動性,中駿集團從2022年開始便暫緩拿地,由此帶來的結果是銷售收入下滑的“陣痛”,疊加房地產市場的深度調整,百強房企銷售額整體出現兩位數下行,中駿集團從2021年的合同銷售額超千億元(1045億元),下滑至2022年的590億元。2023年,中駿集團以277.7億元的銷售額仍排在行業TOP50行列。
然而,在沒有新增貨值的情況下,中駿集團只能在存量項目去化上發力。“2024年還是以實打實搞業績為主。”上述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高管直接下一線溝通,加快決策效率。”
“中駿目前可售資源約有1350億元,其中一線城市超600億元。北京、杭州、合肥、成都等都是可售貨值的重點城市。”據該知情人士透露:“今年春節期間的返鄉置業,據集團大致排摸,部分返鄉城市項目案場來訪量增加了30%~70%,認購量增加了50%~100%。”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過去幾年下沉布局三四線城市,中駿集團的存量土儲結構并不算樂觀。據2023年中報,中駿集團的土地儲備預期仍能滿足未來2至3年的開發,但截至6月30日,一線、二線及三四線城市的土地儲備成本分別占總土地儲備成本的11%、54.7%及34.3%。這一土儲結構也意味著,在市場下行期,中駿集團的項目建設、銷售和回款都將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在住宅開發板塊,黃朝陽認為,2024年最大的挑戰是聯手合作伙伴共同突破資源障礙,推進工程建設及新開工,堅決推動“工抵”以保障交付。第二大挑戰是降低對中介的依賴度,降本、提價、增效,恢復“造血”功能,并通過考核及激勵機制,將動力建立在城市公司和項目上。
此外,推進債務重組、進行再融資和資產處置兩大挑戰,仍然是懸在中駿集團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方面,中駿集團表示要做好各方溝通和安排,獲取寬限與支持,有策略地進行債務管理;另一方面,計劃積極抓住政策窗口期爭取項目融資,同時推進資產盤活,補充現金流。
事實上,自去年10月出現債務違約后,中駿集團一邊將經營重點轉向“保交付”,一邊積極尋求更有效的重組解決方案。
“地產行業仍在低位徘徊,我們不應抱有僥幸心理,要做好長期應對的準備。”黃朝陽如是說。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中駿集團內部住宅板塊的人員和崗位設置結構,也逐漸以“保交付”項目為主導進行了調整。2023年,中駿集團完成了實景呈現近40000套房屋的任務。
多位行業內人士在談及“保交付”時均表示,由于2021年上半年市場銷售狀況遠遠好于2022年和2023年初,項目去化比例較高,項目在管資金更充裕。在嚴厲的資金監管政策下,2024年的“保交付”將比2023年更為艱難。
不過,2024年以來房地產融資“白名單”快速落地給保交付帶來了全面的支持。近日,昆明中駿•天譽項目成功獲得1億元融資批復,并獲得首期放款,這也是昆明首家獲“白名單”融資的民營房企項目。目前,中駿集團已進入“白名單”項目超過20個。中駿方面透露,更多符合要求的項目正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與金融機構溝通,有望陸續加入。
中駿集團方面向記者表示:“公司上下齊心做好交付保障工作,2024年計劃交付59個項目,實景呈現住宅40000套。”
“中駿現存債務結構簡單清晰,資產質量較好,具備走出困境的基礎。下階段任務依舊繁重艱巨,中駿上下還需堅定信心,明確目標,務實篤行,相信通過努力,我們能夠渡過難關。”黃朝陽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