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18 18:32:14
◎喬友林表示,現在最關鍵的是讓70%的適齡婦女接受宮頸癌篩查,而且篩查不是一次性的,“不是說查一次這輩子就不用管了”,如果用一些傳統的方法篩查,可能每年都需要進行篩查。“總體來講,中國要實現終結宮頸癌的目標,最大的希望是在科學技術方面的突破,需要采用高精確度的篩查方法。”
每經記者 陳浩 每經編輯 董興生
今年4月15日至4月21日,迎來第30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本屆宣傳周以“綜合施策、科學防癌”為主題。近日,《每日經濟新聞》推出“名醫會客廳、抗癌新希望”特別策劃,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WHO全球消除宮頸癌專家組成員喬友林就宮頸癌篩查進行了科普。
喬友林表示,現在最關鍵的是讓70%的適齡婦女接受宮頸癌篩查,而且篩查不是一次性的,“不是說查一次這輩子就不用管了”,如果用一些傳統的方法篩查,可能每年都需要進行篩查。“總體來講,中國要實現終結宮頸癌的目標,最大的希望是在科學技術方面的突破,需要采用高精確度的篩查方法。”
宮頸癌是嚴重危害婦女生命健康的癌癥,也是唯一病因明確的癌癥,宮頸癌特有的發病機制決定了對其可實現“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在篩查方法方面,中國目前主要的宮頸癌篩查方法包括HPV篩查、細胞學篩查、HPV+細胞學聯合篩查。
在WHO(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中,疫苗接種、篩查和治療是三個重要措施。WHO建議,到2030年,90%的女孩在15歲之前完成HPV疫苗接種,70%的女性至少在35歲和45歲時分別接受一次規范篩查,90%確診宮頸疾病的婦女得到治療。2023年1月,國家衛健委也針對加速消除宮頸癌戰略出臺了具體的行動計劃。
喬友林表示,中國對適齡婦女的定義是35歲至64歲的女性,這個年齡段約有3億婦女,她們需要定期接受宮頸癌篩查。他說,現在最關鍵的就是讓這70%的適齡婦女接受篩查,而且篩查不是一次性的,“不是說查一次這輩子就不用管了”,如果用一些傳統的方法篩查,可能每年都需要進行篩查。
喬友林提到,由于有3億適齡婦女需要做宮頸癌篩查,這對我們國家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特別是在一些欠發達地區,這些地方沒有足夠的醫療資源,也缺少符合要求的病理醫生。“如果用細胞學方法對這3億婦女進行篩查,我們根本完不成這個任務,我們也沒有這么多的病理醫生。”
“只有采用高精確度的HPV篩查方法,才可以把篩查間隔擴大到5年,如果HPV篩查的結果是陰性,那么5年之內不用擔心會發生宮頸癌。”喬友林說,一名婦女一輩子要做6次HPV篩查,如果結果都是陰性,“那么她這輩子幾乎都不會得宮頸癌了”。
喬友林表示,總體來講,中國要實現終結宮頸癌的目標,最大的希望是在科學技術方面的突破,需要采用高精確度的篩查方法,這樣才能讓70%的適齡婦女接受篩查。
喬友林說,現在市場上有不同的宮頸癌篩查方法,他認為目前最靠譜的方法是HPV12+2篩查。“HPV12+2”指的是一次檢測可以覆蓋WHO明確的14種HPV病毒的高危型別,這些高危型HPV的感染與宮頸癌的發生有密切關系。其中,“HPV12”是指除了HPV16、18型別以外的12種高危型HPV病毒,“+2”是指可以對最主要的致癌型別HPV16和18具體分型,通過檢測不同風險的HPV病毒感染情況,能夠對宮頸癌高風險人群進行風險分層管理。
2015年,有關部門發布了《人乳頭瘤病毒(HPV)核酸檢測及基因分型、試劑技術審查指導原則》,其中明確提出,用于宮頸癌初篩或者聯合篩查的HPV試劑,應開展臨床試驗,并注明產品的適應癥。因為宮頸癌篩查涉及面廣,由假陰性和假陽性HPV檢測結果引起的潛在公共衛生損害風險較為顯著。產品性能如不符合臨床需求,可能導致醫生對患者所做的決策錯誤。
“如果篩查結果為陽性,它意味著什么?醫生需要做什么處理?這個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因為篩查結果可能為假陰性或者假陽性。”喬友林分析,對任何篩查產品來說,假陰性和假陽性會給臨床后期制造很多困難,也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心理負擔,這也是宮頸癌篩查產品一定要經得起臨床實驗驗證的原因。
2023年6月,凱普生物宣布,公司的“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率先獲批增加宮頸癌初篩、宮頸癌聯合篩查和ASC-US人群分流預期用途,為國家藥監局批準的第一個用于宮頸癌篩查預期用途的產品。對此,喬友林表示,這三個適應癥是臨床醫生最迫切需要的,這種產品為臨床醫生提供了強有力的武器來進行宮頸癌的科學篩查,也為中國消除宮頸癌提供了一個非常堅實的科學基礎。
最后,喬友林建議,臨床醫生一定要使用經過國家藥監局批準的宮頸癌篩查產品,這樣才能為婦女提供一個科學精準的篩查結果,才能為婦女提供高精確度的篩查服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