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22 18:21:15
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查批準,財政部已經將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收支納入2024年預算。同時,扎實推進超長期特別國債前期準備工作,積極參與制定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的行動方案。
每經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陳星
4月22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一季度財政收支情況。
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介紹,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877億元,同比下降2.3%??鄢厥庑砸蛩赜绊懞?,可比增長2.2%左右,延續恢復性增長態勢。
記者了解到,特殊因素就是2022年制造業中小微企業部分緩稅在2023年前幾個月入庫抬高了基數,以及2023年年中出臺的4項減稅政策對今年財政收入形成翹尾減收等。全國稅收收入49172億元,同比下降4.9%,扣除上述特殊因素影響后稅收保持平穩增長。
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2.9%。主要支出領域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2708億元,增長3.7%;教育支出10436億元,增長2.5%。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財政部在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考慮?
財政部預算司司長王建凡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述提問時表示,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查批準,財政部已經將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收支納入2024年預算。同時,扎實推進超長期特別國債前期準備工作,積極參與制定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的行動方案。
王建凡表示,下一步,財政部將持續抓好貫徹落實,與有關方面密切協同配合,做好各項工作。
一是根據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分配情況,及時啟動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工作。將結合債券市場需求和超長期特別國債對應建設項目的實施周期,科學設計發行品種期限,實現與項目期限的合理匹配。同時,統籌一般國債和特別國債發行,合理安排發行節奏,切實保障特別國債項目資金需求。
二是加強中央和地方資金、存量和增量資金統籌,與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形成合力,提高資金整體效能。
三是結合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實際,研究建立監管機制,加強對資金分配、下達和使用的全過程監管,確保規范、安全、高效使用。
今年一季度,中央財政出臺了一些支持經濟增長新動能的政策舉措,對此,王東偉表示,一是著力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圍繞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央財政安排制造業領域專項資金,支持加快推進關鍵技術、關鍵產業“補短板”“鍛長板”,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產業跨越式發展。近期,將會同工信部等部門,實施新一輪“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培育更多產業鏈關鍵環節的“配套專家”;啟動實施制造業新型技改城市試點工作,2024年安排資金30億元,支持首批20個左右試點城市“智改數轉網聯”,提升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二是著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壯大。中央財政聚焦數字經濟關鍵環節給予支持,包括支持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工業互聯網平臺,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等,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一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3.7%。
2023年,安排30億元,支持30個試點城市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推動解決中小企業面臨的“不敢轉、不愿轉、不會轉”問題。今年再安排30億元支持擴大試點范圍。
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啟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工作,支持對一批繁忙的國家高速公路、普通國道和高等級航道開展數字化改造,促進交通設施智慧擴容、安全增效、產業融合。
三是著力擴大促進內需。打好財稅政策組合拳,支持實施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圍繞居民消費升級方向,統籌存量政策和新增政策,堅持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聯動,積極推動汽車、家電等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支持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提升消費服務保障水平。“近期,我們還將會同有關部門啟動實施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工作,今年將支持24個省份70個左右試點縣,挖掘農村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
四是著力推動基礎設施提質增效。統籌用好增發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央預算內投資、車購稅資金等政策工具,推動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建設。比如,2022年以來,累計安排資金137億元,支持2個批次25個城市實施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推動降低綜合物流成本。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支持部分大中城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開展地下管網更新改造等,同時再支持一批國家綜合貨運樞紐城市補鏈強鏈,進一步補齊基礎設施的短板,更好地發揮政府投資的拉動效應。”王東偉說。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宣璋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