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23 23:27:33
◎在公司發布的董事會決議公告中,電科院董事會共對14項議案進行了表決,其中13項議案都全票獲得了通過,但對于《關于設立全資子公司境外設立全資孫公司的議案》有兩名董事提出了反對。董事董永升、馬健共提出四點意見,包括對孫公司的業務和市場調研不充分、資金使用計劃不明確、財務可行性分析缺失、風險評估和控制措施不足等。
每經記者 程雅 每經編輯 魏官紅
新實控人胡醇接班后,電科院(SZ300215,股價3.95元,市值29.59億元)的董事會又出現分歧。
4月23日晚,電科院披露了2023年年報以及2024年一季報、董事會決議等多則公告。
2023年,電科院實現營業收入6.21億元,同比下降4.92%,實現歸母凈利潤1910.11萬元,同比下降42.33%。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司發布的董事會決議公告中,電科院董事會共對14項議案進行了表決,其中13項議案都全票獲得了通過,但對于《關于設立全資子公司境外設立全資孫公司的議案》有兩名董事提出了反對。
據悉,電科院擬以自有資金在北京設立全資子公司北京艾格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暫定名),并通過該公司在加拿大設立全資孫公司OTEGL LLC(暫定名)。
其中,北京子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加拿大孫公司投資總額為1000萬美金或等值外幣。實際投資金額以國內及當地主管部門批準為準。
同時,授權公司董事長胡醇或其指定的授權代理人簽署、執行與本次對外投資相關的文件、辦理本次對外投資相關事宜(包括但不限于新公司登記設立材料、對外投資資金協議等文件)。
電科院表示,上述事項有利于開拓海外市場,完善市場布局及中長期發展戰略,為公司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支撐。
不過該議案卻遭到了公司兩名董事反對,董事董永升、馬健共提出四點意見,包括對孫公司的業務和市場調研不充分、資金使用計劃不明確、財務可行性分析缺失、風險評估和控制措施不足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董永升、馬健均自2021年11月29日起擔任電科院董事一職,二人均有在電科院第一大股東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測試技術有限公司的任職經歷。
對此,電科院表示,已從戰略布局、資金規劃及效益分析、投資環境、風險管控等方面進行了情況說明。同時,就境外資金管控及經營的合法合規性情況,將聘請相關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提供專業服務,與上市公司財務、法務進行有效銜接,把控要點和風險應對。
實際上,2023年初電科院已上演了一場父子“內斗”風波,公司的董事會一度頗為熱鬧,父子二人也曾鬧到對簿公堂的地步。
隨著父親胡德霖逝世,這場風波才終于落幕,兒子胡醇成為電科院的實控人,公司的經營重新步入正軌。
電科院的主營業務主要由高壓電器檢測、低壓電器檢測組成。其中,2023年,高壓電器檢測收入4.9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78.86%,毛利率為24%;低壓電器檢測收入1.22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19.58%,毛利率為67.29%。
2023年,電科院營收、利潤雙降,但公司并未具體解釋業績下滑的原因。不過,在此前的業績預告中,電科院曾介紹,公司2023年經營情況整體保持穩定,但行業波動使得主營業務收入略有下滑;成本支出方面,受行業特性影響,折舊及攤銷等固定成本占比較大,設備維修費略有上升;非經常性損益同比有所下降;綜上因素導致凈利潤同比有所下降。
記者注意到,公司凈利潤虧損主要集中在第一、第三季度。環比來看,電科院2023年第一至第四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32億元、1.56億元、1.52億元、1.81億元,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1134.94萬元、370.08萬元、-20.32萬元、2695.29萬元。
2024年一季度,電科院實現營業收入1.45億元,同比增長9.73%,實現歸母凈利潤99.25萬元。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