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29 16:47:41
每經編輯 盧祥勇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病毒學家張永振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實驗室被強行關閉,為此其不得不在實驗室門口睡覺過夜。
4月29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發布情況說明稱,事前該院已制定相關安置方案并提前告知。
隨后,張永振在其社交媒體上發長文回應,直指該中心要求其團隊兩天搬離,院領導對其意見“已讀不回”等。
張永振是知名病毒學家,2020年1月5日,張永振實驗室測出了新冠病毒的基因組。
上海公衛中心凌晨回應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張永振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實驗室被該中心領導強行關閉,張永振為此不得不在實驗室門口睡覺過夜,事件引發關注。
網友發布的圖片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4月29日凌晨就此事進行了通報稱,網上流傳的關于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與張永振研究員團隊之間糾紛問題,經調查,近日該院部分實驗室需要進行改造,因安全原因進行封閉施工。對于在該區域開展科研活動的張永振研究員團隊人員,醫院在科研樓提供了另外的辦公及實驗場所。
通報稱,“事前我院已制定相關安置方案并提前告知。下一步,我院將會同有關單位妥善做好安置工作。我院始終尊重科研工作者,支持科研人員及學生開展正常的研究工作。”
根據官方資料顯示,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是一所具百年歷史的三級甲等醫院,又名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該中心也是醫學教育的重要培訓基地,是WHO新發與再現傳染病臨床研究與培訓中心、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單位、上海市傳染病重點學科建設單位之一,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臨床基地。
“昨晚到現在一直在門口躺著”
針對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通報,29日上午,張永振在社交媒體發長文回應稱,公衛中心于上周四突然召開緊急會議,僅用了一分鐘宣布p3實驗室要升級改造,勒令他們2天內搬離,在場的團隊成員均未聽到有具體搬去哪里的安排。當天團隊成員就已經向院領導表達了團隊的意見和回復,院方已讀不回。
次日其團隊青年研究員陳老師回到公衛(陳老師與中心的協議到今年6月底到期),質問主管科研的副院長和科研科主任,才被告知搬去前樓另一位教授的實驗室。但該教授并沒有符合他們實驗需求的實驗室。再跟院領導溝通也未給出任何搬遷方案。
張永振寫道:“這個聲明里的妥善處置,就是今天一天不讓我們進實驗室繼續自己未完成的實驗,不讓我們取自己的私人物品嗎?”
他還指出,28日晚上盡管是中雨,公衛中心就是不讓其團隊到實驗室中的辦公室避雨。“我從昨晚到現在一直在門口躺著。”
張永振同時曬出了在實驗室門口打地鋪的照片以及與院領導溝通但未獲回應的截圖。
張永振曬出與院領導溝通但未獲回應的截圖
復旦大學網站介紹稱,張永振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博士學位,1998-2000年在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2001-2020年9月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從事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及病毒生物學研究。2020年10月起,張永振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從事傳染病與病毒學研究。
近年來,張永振帶領研究團隊在世界上率先發現了2000余種新病毒,是世界上發現全新病毒最多的實驗室。新發現的楚病毒、秦病毒、趙病毒、魏病毒等在分類上處于重要位置,荊門病毒是世界首個被發現的將基因組分節段與不分節段兩類病毒建立起遺傳進化關聯的病毒。楚病毒不但是世界上已知基因組最復雜多樣的負鏈RNA病毒,而且也是世界上發現的第一個具有環狀基因組以及能將基因組分節段與不分節段負鏈RNA病毒建立遺傳關聯的病毒。全新發現的病毒不但填補了病毒進化上的空白,而且展現了RNA病毒進化上的連續性與漫長的進化歷史,系統揭示了RNA病毒遺傳進化規律,重新界定了RNA病毒圈。另外,部分新發現的病毒已被證明能引起人類疾病,如溫州病毒、荊門病毒、楚病毒等。
張永振帶領研究團隊于2020年1月5日率先解析出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并作出精準判斷。1月11日率先向全球公布新冠病毒的全基因序列,為全球抗疫奠定了基礎,為國家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
2020年10月10日,華東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成立揭牌儀式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防控樓舉行。張永振和石正麗(兼職)分別擔任正副所長。2020年12月15日,張永振入選《自然》雜志年度十大人物。
編輯|盧祥勇 蓋源源 易啟江
校對|王月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南方都市報、上海公衛中心、復旦大學官網、張永振微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