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2024-05-08 09:55:41
【開欄語】
產業強則城市強,產業興則城市興。實施產業建圈強鏈以來,成都產業規模逐步壯大、生態持續完善、能級不斷增強。近日,記者深入企業、產業一線進行走訪調研,看成都如何突出競爭優勢、精準發力突破,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當前,低空經濟發展正火,今天先看看成都低空經濟發展。
4月19日,一名男子從高處墜落,病情危急,一架直升機從金堂起飛,15分鐘后把傷者運抵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搶救”,緊急救援演練中檢閱了醫療救護空中綠色通道;
4月26日,2024成都世園會開幕,游覽園區的游客們驚喜地簽收“空投”物品——在1.5平方公里空域內,無人機向游客遞送上了咖啡、外賣等;
4月30日,一架無人機從彭州市人民醫院城南院區起飛,馱著“藥品調配轉運箱”飛往金彭西路院區,僅花9分鐘就實現“空中轉運”;
低空飛行的應用場景一個接一個登場亮相,既讓人們感受到低空經濟距離日常生活漸行漸近,也展示了成都低空經濟的發展速度。伴隨低空經濟發展越來越火,成都低空經濟從“飛起來”邁向“忙起來”,正加速打造西部低空經濟中心。
飛起來!
一條完整產業鏈激發出的強勁動能
老成都人可能都知道,上世紀60年代,在位于成都人民南路與一環路交叉口附近,建有一座在一片農田之中拔地而起的高塔,塔身總高61.2米、直徑5米。這里原本是專門用于跳傘訓練的高塔,而今被視為成都最早的低空經濟形態。
不過,如今的低空經濟與跳傘運動有著本質區別。低空經濟是在3000米以下空域內,以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多領域的綜合性經濟形態。據《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到5059.5億元,增速達33.8%,預計到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將突破萬億元。
“重點是要‘飛起來’!”4月26日,在成都低空經濟發展研討會上,成都市航空航天產業聯盟秘書長、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李輝稱,發展低空經濟,場景是根本、空域是關鍵、技術是支撐、法規是保障、安全是底線。只有飛起來了,低空經濟由“平面經濟”轉向“立體經濟”,由“二維空間”轉向“三維空間”,才能拓展出更多的應用場景,形成立體經濟形態。
去年12月,全國首個獲得民航局適航審定受理批復的有人駕駛載人AE200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試飛成功,標志著這款“成都造”飛行汽車研制實現新突破和跨越。從上游研發制造、中游空域協同管理到下游應用場景拓展,成都構建起日益完善的低空經濟產業鏈,持續為低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今年以來,從醫療救援、消費“空投”到空中轉運、低空觀光,越來越多的“飛起來”應用場景在成都登場亮相。事實上,從出臺系列政策技持、產業建圈強鏈到研發創新轉化運用、低空協同改革提升服務保障,成都搶抓低空經濟新一輪發展浪潮機遇,有序推進低空經濟產業健康發展。以工業無人機產業為例,目前成都的產業鏈集聚上下游企業100余戶,研發制造產品實現從10千克到噸位級全覆蓋,基本形成了“研發+制造+運營+服務”的完整產業鏈。
據記者了解,目前,成都正加快研究《成都市域內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固定低空空域及常態化航線使用申請審批試行辦法》,推動空域審批由“一日一申請”為“一事一審批”,促進低空空域開放。可以預見,這將推動開發低空經濟更多應用場景“飛起來”。
忙起來!
一個應用場景吸引逾8萬人“打卡”
跑道側一架接一架飛行器起降,機庫側低空飛行直播吸引眾人關注,航站樓側集聚著來自全省各地研學學生……通用航空是低空經濟的主體產業,記者近日走進成都淮州機場,看到機場內各個區域都閃現著忙碌的身影。“在這里,可以直觀感受到成都低空經濟的發展速度、力度和溫度”川航旗下成都通用機場運營管理公司董事長趙杰說。
步入成都淮州機場航站樓內,記者看到里面設有紅色航空全實景科普文化館,沉浸式的飛行教學和體驗,吸引了不少人來到機場“打卡”。
“伴隨低空經濟發展越來越火,渴求航空知識的小朋友、向往藍天的游客、熱衷飛行的愛好者越來越多,我們不斷提升機場服務接待能力、開發更多沖上云霄的產品,配套打造了To-Fly休閑吧、藍天美味餐廳、文創館、模擬機室等,滿足游客全天候的飛行體驗和游玩需求。”據趙杰介紹,截至目前,機場已接待游客超過8萬人次,其中研學學生群體占到了3萬多人次,最近平均一天要接待研學人數大約800-1000人。
記者通過安檢后來到飛行區,看到機坪停放著近20架固定翼飛機和直升飛機,不遠處的跑道上格外忙碌,一架接一架飛機在跑道上滑行、起飛和降落。“正在進行飛行培訓,也有游客在體驗飛行。”現場的工作人員解釋說,在機場低空空域范圍內,提前15分鐘申報飛行計劃就可以駕駛航空器升空飛行,實現了“想飛就飛”的自由,整個機場空域可以同時飛行17架航空器。
目前,這里已打通連接川北、川南和環成都的7條低空目視通道。據介紹,接下來,淮州機場將聚焦三個重點方向架構航線網絡:首先是發揮四川省航空應急救援中心基地作用,架設直達分基地的空中救援航線,其次是發揮成都淮州機場樞紐通用機場作用,打造特色的個人飛行和短途運輸航線,第三則是開辟無人機物流試運行航線。
火起來!
花幾萬元就可實現翱翔藍天的“飛行夢”
走進機坪一側的機庫,記者看到里面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輕型運動類飛機。
在現場,有飛行教員正在直播。“我們通過直播講授民航運動類駕駛科普知識、培訓介紹等,隨著低空經濟快速發展,加入費用越來越親民,通用航空已飛入普通百姓家,咨詢和參加培訓拿執照的人也越來越多。”成都飛行俠創始人、飛行教員廖秋霞稱,她的直播號粉絲已超過59萬人,進入直播間的人全國各地都有,大家對低空飛行駕駛培訓興趣非常濃厚,有一次直播后花了7天時間才回復完粉絲們的私信。
據廖秋霞介紹,由于相關民航規章放寬了運動駕駛員的年齡條件,目前參與培訓學員中年齡最大的“55后”接近70歲,最年輕的學員為“00后”,抽出1個月的訓練時間,就可取得民航運動類駕駛員執照,滿足百姓翱翔藍天的“飛行夢”。
“目前機場常駐飛行單位增至22家,主要是開展駕照培訓、飛行體驗、低空游覽、無人機試驗試飛、航空應急救援等業務。”趙杰稱,機場運營管理公司還與省內外多所高校簽約合作,圍繞低空經濟聯合打造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共同培養高素質新質生產力人才。
實際上,低空飛行的應用場景還非常豐富。趙杰表示,成都淮州機場今后將繼續深挖個人飛行消費潛力,打造空域專用、娛樂更強的個人飛行樂園,同時還將拓展“低空+物流”、“低空+短途運輸”等面向公共服務的新場景。另外,利用空域內山地、水域、產業園區、融合飛行等資源,滿足無人機各類試驗試飛環境需求,加速無人機市場化應用。
記者:楊富
攝影/視頻:胡大田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