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09 16:25:00
每經編輯 黃勝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官微5月9日消息,今天,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紅嶺創投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世平等人非法集資案作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周世平曾是國內領先P2P網貸平臺紅嶺創投的創始人,被坊間稱為“網貸教父”。
2023年12月7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周世平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其余17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至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一審宣判后,周世平等9名被告人提出上訴。
二審法院審理查明,2009年3月至2021年9月,周世平等人利用“紅嶺創投”平臺,以保本付息、高額回報為誘餌,向48萬余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共計人民幣1090億余元。期間,周世平等人明知公司資金缺口巨大,仍發布虛假標的非法集資,非法募集資金用于歸還融資項目到期本息、維持公司運營和個人揮霍,待償金額總額逾200億元。
二審法院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遂作出上述裁定。
據了解,周世平等人歸案后,公安機關全力開展涉案資金、股權、房產等資產追繳。目前已追繳到案的資產,將在判決生效后依法返還集資參與人,不足部分責令周世平繼續退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133373485
根據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披露信息,被告人周世平犯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其余17名被告人犯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職務侵占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至2年6個月,并處罰金。
2009~2021年,周世平等人通過在紅嶺創投公司網上平臺發行融資標的,累計向48萬余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約1090億元人民幣。周世平利用“投資寶”和“紅嶺資本線下理財”的實際控制人身份,肆意使用非法集資款項,集資詐騙逾204億元。
據了解,上述兩大實控主體此前都是周世平旗下的P2P(點對點網絡借款)平臺,紅嶺創投的風險事件爆發也出自于此。早在2019年,周世平就在公司官方網站上發布過《雖然是清盤,但不是說再見!》的帖子。根據帖子內容,紅嶺創投2021年12月底清盤平臺線上債權資產,未到期部分債權由紅嶺控股全額收購。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彼時,有關P2P的爆雷事件層出不窮,但紅嶺創投的事件可謂是實控人“自爆”,隨后便是一起又一起維權。根據當時披露的內容,紅嶺創投原大單資產屬于不合規資產,通過拍賣并購重組等手段進行變現,目前處置時機已經成熟,預計3年內可以分批收回。
根據最新的互金監管政策,凈值標清理已經接近尾聲,平臺存量資產規模和投資者人數都將要求降低。
周世平在2019年發布的帖子中表示,其實在2017年,就已經探討過清盤,當時大幅報道紅嶺清盤。監管層考慮到行業穩定等,后改為合規備案。“不過,近兩年隨著行業形勢的變化,并且征求監管層意見,近期紅嶺創投正式提出清盤時間表。”
目前,紅嶺創投官方網站的內容僅限于內容更新,新增用戶注冊查閱權限已暫停。
從開始進行清算兌付,時間已經過去4年多。根據披露內容,該平臺已經進行了58次兌付,到2021年9月22日第五十八次兌付結束,累計兌付270436萬元。其中,小額兌付3778萬元,特困兌付945萬元,剩余待兌付1567691萬元。
與此同時,公安機關也陸續對“紅嶺創投”“投資寶”“紅嶺資本”的案情進行通報,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早在2021年就開始在江蘇、廣東、湖南等省市查封房產一批,凍結關聯公司股權、銀行賬戶一批及關聯上市公司股票。
據了解,周世平曾任深南金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目前該公司已退市。在紅嶺創投平臺運營至今的近15年時間中,有超過274萬人在平臺出借,累計成功出借金額4528億元,交易總筆數達1234萬筆。
根據官方披露的內容,從出借金額地域分布來看,江蘇、湖北、山東居前;借款金額地域分布顯示,江蘇、廣東、湖北居前。警方此前也已提示并敦促,已有多名公司股東、高管、員工退繳違法所得,多名相關借款人歸還借款本息。
同時,也多次敦促相關單位和人員主動退繳在紅嶺創投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前海新派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紅嶺資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獲取的廣告費、代理費、傭金、提成等收入,相關合作機構和借款人依法履行還款義務,及時歸還借款本息。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官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任飛)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