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11 18:45:20
◎對于那些已經購票去電影院支持電影的粉絲來說,他們則感到被“背刺”。有粉絲表示:“真把粉絲當冤種了”“免費看了,那我要退電影票錢!”
每經記者 畢媛媛 每經編輯 陳俊杰
撤檔6天,由丁晟導演,楊冪、于謙等主演的《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轉為“網絡電影”,免費上線優酷。
圖片來源:電影《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官方微博
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和粉絲對片方的操作感到不解。不少此前買票支持了電影的粉絲表示“要退票”。
對于《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上線優酷的決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撥打了主出品方百納千成的證代辦電話,得到回復:這是公司綜合考慮了市場情況后做出的判斷。
不過,關于電影是否還會“回歸”院線的問題,對方并未給出明確的答復。
記者注意到,撤檔前,《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的總票房約為5400萬元,豆瓣評分為6.0分。
5月5日,電影《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出品方發布微博,宣布該片將于5月6日撤檔。
“自上映以來,因為各種環境因素,導致影片沒有與更多的觀眾見面??我們擇日再見。”沒想到,5月11日上午,該片便以免費形式在優酷上線。
圖片來源:優酷截圖
影片優酷上線后,平臺上的評論中最熱門的留言是“啊?”這是觀眾對影片快速轉變發行策略的震驚與不解的直觀表達。不少網友感嘆:“剛撤檔,這么快就免費上了?”“這操作真是666”。也有人認為這是“開辟了撤檔新思路”,對電影市場的發行模式提出了質疑。
然而,對于那些已經購票去電影院支持電影的粉絲來說,他們則感到被“背刺”。有粉絲表示:“真把粉絲當冤種了”“免費看了,那我要退電影票錢!”
在好萊塢,電影從上映到能在視頻網站上在線收看所經歷的時間被稱為“窗口期”,通常為期三個月。但在國內,這一“窗口期”早已名存實亡。
2020年,由徐崢導演、主演,歡喜傳媒出品的《囧媽》因為在春節檔無法上映而選擇在大年初一于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進行免費在線首播,曾一度遭到全國院線的反對。萬達電影、博納影業等23家院線公司,向國家電影局市場處提交了《關于提請主管部門規范電影窗口期的緊急請示》,稱《囧媽》互聯網免費首播的行為破壞了行業基本規則。
2018年,由于文文、屈楚蕭主演的電影《二十歲》僅有6天的窗口期,賈樟柯導演的《江湖兒女》在上映第13天的時候便登陸了視頻平臺,用戶需付費9.9元才能觀看完整成片;《風中有朵雨做的云》《上海堡壘》《妙先生》《我的女友是機器人》《沐浴之王》等多部電影,也都沒有“遵循”窗口期的規定。
今年4月2日,包貝爾導演和主演的《大“反”派》上映,首日票房僅800萬元。4月12日,該片低調轉為“網播”,在優酷、愛奇藝、騰訊、芒果TV等平臺上線。
當電影“七天無理由退貨”成為常規操作后,上線形式的轉變也愈發隨性。有網友發出疑問:《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到底算是院線電影還是網大?
《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最終決定撤檔,其背后的原因與影片在票房市場上的慘淡表現緊密相關。
燈塔數據顯示,2024年五一檔票房15.07億元,接近2023年同期的15.21億元。不過,《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的檔期票房為4000萬元,票房占比不足3%。
此前,這部電影曾被視為今年五一檔的熱門影片。在首映禮上,導演丁晟攜手眾多明星如楊冪、于謙、田雨等亮相,吸引了大量關注。
導演馮小剛在現場稱贊電影:“在一兩個場景里反轉反轉不停地反轉,抓著觀眾往下走,丁晟導演把文戲拍成了武戲,看得出來各位沒少受罪”。 演員胡軍、詠梅和關凌也都對電影表示了肯定。
值得注意的是,《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是五一檔中出品方最多的電影,大江美之(東陽)影業有限公司、東方美之(北京)影業有限公司、寧波功到影業有限公司、北京唐德國際電影文化有限公司出品、中競電競娛樂有限公司、上海七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淘票票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北京百納千成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出品方站在電影身后。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早在2016年,百納千成就通過非公開發行普通股募集資金21.9億元,用于影視劇內容制作等項目,其中《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的募集資金投資金額達到了2000萬元。百納千成主控該電影,該項目的實施主體為東方美之(北京)影業有限公司。
按照電影撤檔前的總票房約5400萬元計算,片方的分賬票房約1800萬元,這意味著電影在票房上已經處于虧損狀態。
除了《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五一檔另一部“冷門”電影《穿過月亮的旅行》的主出品方也是百納千成。截至5月11日,《穿過月亮的旅行》的票房約為4200萬元。
5月10日,百納千成的股價收于5.04元/股,跌1.75%。而5月6日,五一檔后首個交易日,公司股價下跌3.44%。
百納千成的證代辦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影轉為優酷獨播是公司綜合考慮了市場情況后做出的判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