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31 00:16:46
每經編輯 盧祥勇
近日,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簡稱“藥學院”)官網“現任領導”欄目更新信息顯示,生物醫學專家劉秀云已經出任該學院院長。
公開報道顯示,劉秀云,1988年出生,天津大學英才教授,博士生導師,先進醫用材料與醫療器械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神經重癥教育部醫藥基礎研究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國家重點研發項目首席科學家,入選國家級青年人才計劃。
劉秀云 圖片來源:天津大學官網
劉秀云本科碩士畢業于天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博士就讀于英國劍橋大學臨床神經科學專業,先后于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做博士后研究,后就職于天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聚焦麻醉與神經重癥方向。
她曾擔任美國重癥麻醉師協會學術委員會(SOCCA)委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傳感器分會副主委,中國醫學救援協會生命支持技術分會副會長、天津市神經科學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常務理事、中國神經科學學會麻醉與腦功能分會委員等學術職務。
劉秀云主要聚焦麻醉、神經重癥醫學與生物醫學工程交叉領域的研究工作,含神經重癥腦疾病機理、診斷及新型治療手段的開發和臨床應用,麻醉深度及多參數生理指標監測等,旨在解決當前麻醉與重癥遇到的工程瓶頸問題,為一線醫生提供更精準的個性化治療手段及策略,改善腦疾病患者的預后。
據天津大學官網介紹,劉秀云在國內首次引入腦脊液動力學評估技術,并聯合腦機接口、蛋白組學開發腦積水患者精確診斷與干預技術,將患者的診斷時間從3天縮短到30分鐘,使三百多名腦積水患者受益。
劉秀云 圖片來源:天津大學工會官微
此外,劉秀云在2021年擔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生物信息融合”項目首席科學家,項目總經費1.75億元,中央財政經費4094萬元,致力于解決國產非侵入神經電生理信號高精度采集與計算芯片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突破我國神經采集與計算芯片“卡脖子技術瓶頸”。
2023年,劉秀云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為亞太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以表彰其在神經重癥醫學與生物醫學工程交叉領域所做的創新性研究工作。
天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高校,首批全國重點大學、首批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高校、“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該校創辦于1895年,原名北洋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
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于2000年8月成立,2001年正式招生。2014年初,該院入選國家外專局、教育部聯合推出的“高校國際化示范學院推進計劃”,成為全國首批四所試點學院之一。
編輯|盧祥勇 蓋源源
校對|王月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天津大學藥學院官網、澎湃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