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視界 2024-05-31 20:58:50
曾一度野蠻生長的短劇,即將告別“草莽時代”。
從6月1日起,未經審核且備案的微短劇不得上網傳播。
此前,多個知名短視頻平臺下架了《老公是個媽寶男》《光頭女人的重生》等短劇,引發關注。
5月18日,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微短劇專業委員會正式設立,成為該領域最早的行業協會專委會之一。周星馳出品的首部短劇《金豬玉葉》已經結束在成都的拍攝,即將播出,各方期待值拉滿。
種種信號表明,短劇精品化的號角已經吹響,留給低質短劇的時間不多了。
那么問題來了:當贅婿、總裁、穿越、神醫、逆襲霸占短劇人設,當扇耳光、下跪戳中觀眾爽點,試圖走精品化路線的短劇,能留住觀眾嗎?
為何短劇越“上頭”觀眾越買賬?
6秒給出身份,15秒第一個轉折,最后10秒留下懸念——這是小程序短劇抓住觀眾的拍攝公式,“玩的就是心跳”。
目前,短劇熱播榜的題材大多為霸總、穿越、甜寵、重生等讓觀眾“上頭”的題材,雖知劇情俗套又雷同,但觀眾依舊盯著屏幕眼珠子都挪不動。
扇耳光、下跪、罵人“廢物”等名場面一幕接一幕,讓觀眾一邊心中暗爽,一邊抱怨“不換湯不換藥”,最后又忍不住充值買單。草根重生逆襲、灰姑娘嫁入豪門、小媳婦勇斗奇葩親戚等劇情,也是短劇常見套路:情節簡單易懂,還能為觀眾“造夢”,屬于典型的“即時滿足”。
《2023—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為373.9億元,同比增長267.65%。
市場熱度高,入行門檻卻相反:只要有資金、夠“爽”的劇情、演技不夠顏值來湊的演員,便可開機大吉,在短劇市場里分一杯羹。爆款劇《哎呀!皇后娘娘來打工》,上線24小時用戶充值破1200萬元;短劇《騰龍》24 小時充值破2200萬元。
“扇耳光”里藏著怎樣的流量密碼?
人類對于反規則的事情,通常會有天然的注意力。它越是貶低人的自尊,越是非人化的待遇,越是能夠挑戰大家的心理底線。
短劇單集時長太短,沒有太多空間做情緒鋪墊,為了拉高觀眾情緒,只有挑名場面、最有看點的內容進行展現,讓戲劇沖突更強烈。短劇導演與編劇深諳此道,以出鏡率最高的“扇耳光”為例,觀眾在“啪”聲響起后,會本能地觀察劇中人物反應,甚至代入自己,評估接下來該反抗還是接受,觀察演員是不是按照自己的預判做出反應。這種先抓眼球后撓心的設計,在短劇行業叫做“下鉤子”:觀眾會因為這些沖突而被勾住,留在屏幕前。
但在內容同質化嚴重、行業競爭逐漸激烈的短劇行業,看似熱鬧非凡,但光靠每隔兩集就是扇耳光、重生打敗勁敵的“爽文套路”,能否走出新路子,還是個未知數。
短劇作為一個年輕的行業,在自由發展期良莠不齊,擦邊、暴力、低俗,被吐槽為“又土又尬”。隨著2023年11月15日整治開始,短劇“什么都敢拍,拍了就能火”的野蠻生長勢頭被遏制。去年11月16日,一部叫《黑蓮花上位手冊》的宮斗短劇上線24小時吸引了近2000萬元充值,但5天后,因為“渲染極端復仇、以暴制暴”被下架。今年4月10日,多家視頻平臺也對多部宣揚不健康和非主流家庭觀、婚戀觀,激化家庭矛盾的短劇進行下架處理。
簡陋低俗的短劇逐漸被淘汰,現在已開始流行以“穿越到霸總短劇里當XX” 為題的吐槽類短劇,以短劇之道反制短劇,引得觀者一片叫好。
精品化“橫豎”都能讓觀眾買單?
短劇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它符合人們利用碎片時間獲取信息的需求,所以“快”是短劇的明顯特征:內容節奏快,單刀直入快速交代劇情;制作速度快,一部短劇一般7—10天便可完成;傳播速度快,爆款短劇幾天流量可破千萬。
2023年以前,爆款短劇《無雙》播出8天后收入超1億元,締造“暴富神話”,影視拍攝基地橫店因短劇劇場遍地開花也被戲稱為“豎店”?!吨袊W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3)》里,一半以上的短視頻用戶觀看過3分鐘以內的短劇。
短劇眼下依舊難以擺脫“三俗”帽子,究其原因,是因為“三俗”內容集中所在的豎屏短劇。短劇為何鐘情豎屏?把時間倒回短視頻井噴時代,不少廣告商利用簡短卻矛盾沖突巨大的劇情吸引流量,方便賣貨,最后演變成豎屏短劇。短劇演員劉先生表示,因為豎屏拍攝時如果肢體動作過大,會“出畫”,所以要盡量控制幅度,集中表現個人情緒。演員尚且如此,作為“配角”的服裝、道具、布景便可以一省再省,反正觀眾也看不到全貌,可謂“藏拙”。
豎屏并非專業隊瞄準的首要賽道,對新入場的影視大佬來說,多優先選擇橫屏拍攝短?。河貌季敖淮h境,用動作輔助情緒,讓故事娓娓道來。
周星馳出品的短劇《金豬玉葉》就是將一部電影拆成了24集,且使用電影攝影美術班底,橫屏拍攝。最新消息,演員黃曉明發聲正式入局短劇,但不出所料,這部劇依舊是橫屏。但對于豎屏短劇受眾來說,沒有強烈且密集的矛盾沖突、敘事節奏較為緩慢的橫屏短劇,到底是不是他們的菜呢?且讓我們拭目以看。
學短劇從流行中找痛點到底靈不靈?
今年5月中旬,深圳衛健委通過《穿越到霸總劇里當醫生》,用最不著調的方式,傳播最科學的知識,成功給自己上分。劇情是真狗血,醫生是真醫生,科普還是正經科普,短短4分多鐘,全是知識點。
只是這些無關市場。
影視川軍能否蹚出一條文化類短劇的新路子?
在被霸總、穿越、逆襲等題材“裹挾”的短劇宇宙,四川人正在探索逆襲的多元化場景和破圈的多重表達語境。
微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點擊量超10億次,被廣電總局評為年度優秀微短?。弧痘槎Y倒計時》《撐抖先生》等16部微短劇點擊量超50億次,收益達3.045億元。
《逃出大英博物館》截圖
祛魅化之后,短劇創作者重新審視受眾,剝離扇耳光的刻板印象:原來,短劇還可以這樣玩。
以中華文脈的硬核,輔以快餐時代短劇的殼。“如今白首鄉心盡,萬里歸程在夢中。”現象級《逃離大英博物館》由四川傳媒學院2018級校友張家?。ňW名:煎餅果仔)和搭檔夏天妹妹共同創作,承載了國人希望文物回家的渴望。全劇不足20分鐘,細節感滿滿,草蛇灰線,伏脈于千里之外。它的成功不僅在于其獨特的視角和緊湊的劇情,更在于主創團隊對細節的極致追求和創新精神。用一場場跨越千百年的文物對話,震撼著觀眾,亦體現新時代自媒體人的熱血、赤誠與擔當。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唐詩之祖”陳子昂,短短22個字,卻開初唐詩歌革新風氣之先,成就歷史和未來深情對話的千古絕唱。
不囿固于長短比較的偏見之中,就沒有所謂的“短”,短視頻,同樣可以講好中國故事。
締造當下影視圈的流量密碼,川人有著足夠的話語權。
臺前,王鶴棣、趙露思等川籍頂流正屬當打之年;幕后,無論是霸屏的“十朵金花”編劇還是頻繁亮相央視的好劇,影視川軍已成為不可忽視的一支重要力量。
先賢的語言里藏著文化基因的秘密,“四川造”短劇的DNA,是時候動起來了。
【本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撰文/ 吳德玉 劉葉 編輯/劉鵑 責編/謝夢 審核/姜明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