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13 18:27:22
每日經濟新聞 趙鑫 每經編輯 趙博淵
龍湖東安天街 圖片來源:海豹 攝(成都市龍泉驛區提供)
剛剛過去的端午小長假,成都龍泉驛區重點監測的31家企業累計實現營業額超6800萬元。其中,新能源汽車、家用電器銷售和酒店住宿等文旅消費市場表現亮眼,增幅靠前。
近年來,龍泉驛區將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有機結合,聚焦市場有效供應、推動消費結構加快升級,積極引入新商業載體,構建特色消費場景,提升便民商業發展水平,創新消費模式,為市場注入源頭活水。2023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并成功申創全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不斷滿足市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龍泉驛區立足“龍泉造”生產基地優勢,聚焦銷售環節,在引育一汽大眾、一汽豐田等汽車4S店的基礎上,持續引入紅旗、奔馳、寶馬、比亞迪等熱門品牌汽車4S店,累計匯聚44家限上汽車零售企業,形成多點連片的全域汽車銷售格局。
今年3月,省內首個小米汽車交付中心在龍泉驛開業,標志著小米汽車正式進入國內西南市場。隨著小米、比亞迪、理想、蔚來等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崛起,龍泉驛正逐漸成為新能源汽車購車的熱門地區。
根據最新的龍泉驛“消費地圖”顯示,除了商業綜合體林立、汽車全銷售鏈完善的“大”格局,與市民日常息息相關的“小”確幸在龍泉驛同樣處處可見。
值得一提的是,龍泉驛區將菜市場和連鎖便利店配套建設納入民心工程項目,便民消費體系得到不斷完善,90%的區域基本可實現步行10分鐘至15分鐘到達一個菜市場。更多生活性服務業的加速聚集,老百姓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此外,針對社區商業發展不均衡、不完善的情況,龍泉驛區還推動商業資源下沉,優化生活性服務業的功能布局。去年,龍泉驛區“青臺439”商業街區全新亮相,為廣大市民提供集消費、休閑、互動社交、文化創意等功能于一體的全新消費體驗。隨著東安湖體育中心密集演出加持,龍泉驛的夜晚更亮了,市場更活了。目前,龍泉驛區夜間經濟發展模式已升級為包含食、游、購、娛、體、展、演等在內的全要素“2.0版”。
據悉,圍繞“消費促進年”,龍泉驛區正全力建立起“四季持續,貫通全年,消費繁榮”的促消費活動格局,打造多元融合、模式創新、涵蓋全域的消費促進新平臺,實現“月月有活動,季季有特色,全年可持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