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26年,2300多公里,400人,一群“打工人”的青春禮贊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13 18:30:19

          期待你的照片,期待你的故事。東莞永遠感恩你的付出,時代也會記住你的故事。

          每日經濟新聞 肖純    每經編輯 楊歡

          “尋找2億分之一—《東莞東》邀您故地重游”活動自啟動以來,大家踴躍參與,截至目前一共收到了超過300張老照片。

          這些曾在東莞工作過的“光影記錄者”來自天南海北,卻都將鏡頭對準了同一座城市,同一個時代,也是同樣的青春。

          在一個群里,我們活動正被熱烈討論,群友紛紛開啟各自的“回憶時光機”。

          這場關于征集活動的討論,讓群主賀全應感慨的拿出了很多壓箱底的老照片。

          這個群是東莞東坑鎮岡谷電子廠的工友聯誼群,它的建立是一個非常偶然的事件。

          去年,賀全應得知昔日工友全勇星身體不好,正在武漢看病。這讓賀全應非常焦急,但他所在的內蒙古太遙遠,沒法在第一時間探望全勇星。

          在另一位工友的啟發下,賀全應建了一個工友群,沒想到短時間內就加入400多個曾經在廠里工作的工友。

          群里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隨州的葉家愛、長沙的曾艷珍,當時離全勇星所在的武漢最近,于是兩人一個從隨州開車,一個從長沙坐高鐵,代表全體工友探望全勇星,完成了這場千里愛心大傳遞。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置于今天,它更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需要多深厚的同窗感情,才值得大家不辭千里的奔赴呢?

          照片背后的故事要從1998年說起。

          1998年3月28日,賀全應至今都能脫口而出自己來東莞的準確日期。

          那年他才20多歲,屬于正青春。他來到東莞東坑鎮岡谷電子廠工作,一干就是8年。

          岡谷電子廠是日資企業,后來廠里來了一個翻譯,叫全勇星。全勇星是朝鮮族,老家在黑龍江雞西,精通中日韓三國語言。

          全勇星和賀全應都是北方人,兩人很快就打成一片。不過全勇星很快就遭遇了水土不服的難題。

          全勇星老家雞西距離東莞有足足3700公里,氣候、飲食完全不同。加上朝鮮族飲食的一些忌口,讓全勇星茶飯不思,人也消瘦下去。

          廠里食堂的大鍋飯,全勇星吃不慣。去外面下館子,顯然不是當時一個工人的工資能夠支撐的。最后賀全應牽頭,大家湊錢在外面租了間房子作廚房,大家可以偶爾下廚,做一桌家鄉的味道。

          當賀全應被問及為什么要幫全勇星時,他直言:“我剛進廠時也是一個新人,得到了當時領導的很多幫助,我想把這份善意傳遞下去。”

          賀全應特別感謝自己的領導劉小梅和汪飄,劉小梅是四川人,汪飄是安徽人。兩人與其說是領導,不如說是師父。正是劉小梅和汪飄的教、幫、帶,讓賀全應迅速成長。

          “廠里生產的是交流電容器,流水線對手上精細度的要求非常高,更歡迎女工。那時我們作為男工,真的蠻難的。”

          有了兩位師父手把手的幫助,賀全應有了長足的成長。剛入職時,賀全應只是一個普通員工,然后逐漸成為助理、副組長、組長、副班長、班長,最多時管理800人。

          賀全應也目睹了工友的成長。賀全應走上管理崗后,班上來了一個新人叫喻海珍。喻海珍當時才20歲不到,性格內向。

          喻海珍剛上班的第二天,賀全應就在巡查中發現了異樣。

          當時是夏天,東莞炎熱,工友穿短袖工服。賀全應發現喻海珍手臂又紅又腫,在追問下得知喻海珍剛來買不起蚊帳,甚至買不起打水的桶。

          工友們趕緊湊錢幫喻海珍買了蚊帳和水桶。

          在東莞工作的8年,賀全應不僅收獲了事業的成長,還收獲了愛情。在兩位師父的介紹和見證下,賀全應娶了廠里的一位江西工友。

          隨著時間的推移,賀全應也成了后來工友的介紹人。在賀全應的見證下,貴州人張成付娶了一位廠里的湖南工友。

          張成付的故事同樣勵志。他利用業余時間學習,考上了企業培訓師,后來又考了報關員。在岡谷的工作經歷,讓張成付順利跳到同樣是日資的佳能中山工廠,再后來又去了一家江浙的豐田工廠,負責企業培訓工作。

          去年,張成付趁著去廣汽豐田出差的機會,特意坐高鐵轉汽車繞到東莞,在廠門口拍了幾張照片。

          有30年工齡的老班長龍永貴趕緊出來,問張成付要不要約大家聚一聚?

          無奈張成付此行是出差,時間太緊張。大量時間又花在路上,最后只剩下按快門的時間,就匆匆返程。最后,張成付只能在群里問候大家。

          那天下著雨,天色已晚,光線也昏暗。但可以看出,兩人笑的很燦爛。

          2005年,賀全應回老家發展,直到離開,岡谷電子廠都是他在東莞唯一工作的地方。

          2008年,全勇星離開工廠創業,利用語言優勢做起外貿,告別了進廠時的窘迫。去年身體康復后飛去日本談業務。在日本,全勇星得知賀全應想要一塊日本精工手表,二話不說買買買。

          這塊手表,現在正戴在賀全應的手腕上。

          去年借著建群的機會,賀全應開了抖音和快手,上面專門展示自己曾經在東莞拍攝的老照片,為全體工友收藏共同的青春與回憶。

          群里不乏混的好的工友,有的在東莞開了自己的廠。這些人也心系曾經的工友,時不時會問賀全應有沒有工友有困難?需要捐款的。

          賀全應回復,大家都挺好的。大家能保持聯系,就是最好的。

          2009年,賀全應又回了一次東莞,此后15年都在內蒙古老家。時隔多年后,當記者問及如何回憶在東莞的8年時?他只說了意味深長的6個字——“難忘我的青春”。

          賀全應的家鄉呼和浩特,距離東莞2370公里,但他的心,似乎從來沒有離開過東莞這座城市。

          改革開放46年來,有超過2億人在東莞工作過。像賀全應、全勇星、張成付這樣的2億分之一,還有很多。他們都在東莞揮灑過青春,也都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而無數個他們的回憶,拼接與交疊,便是這座城市,甚至一個時代的記憶。

          本次活動仍在火熱進行中。

          “尋找2億分之一—《東莞東》邀您故地重游”征集活動由東莞市文明辦主辦。每日經濟新聞作為戰略伙伴,為活動提供重要戰略支持。

          該活動向全網征集關于東莞的時光影像,講述照片背后關于奮斗、溫情、城市變化的故事。無論是奮斗與堅持的故事,還是愛情與友情的故事,或是成長與蛻變的故事,活動主辦方都非常歡迎廣大網友分享。

          本次照片征集活動的時間為6月1日到6月20日。屆時活動主辦方會在征集的照片中,挑選一批幸運代表,兌付一次到東莞故地重游的旅程。

          期待你的照片,期待你的故事。東莞永遠感恩你的付出,時代也會記住你的故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東莞市 東莞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婷婷精品视频亚洲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 亚洲性夜夜综合久久9 | 亚洲国产视频一级日韩欧美网站 | 亚洲日韩另类欧美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