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17 13:05:17
每經編輯 程鵬
你聽說過“哦崽”嗎?6月16日,全國各地很多人都在搶它!坐標青島、杭州、大連,15日甚至14日就有人排隊了……
“哦崽”是“Heyone黑玩”旗下的一款產品,初代盲盒2022年5月上市。“哦崽”初代搪膠盲盒于6月16日在全國多家門店發售,全球限量3999套,每人每ID限購2個,需要到指定位置排隊,領取號碼牌后,憑號碼牌購買。
據都市快報,長沙、成都、重慶、珠海等多家門店宣布線下發售取消。
其中,重慶門店昨晚就發通知為配合街道商圈工作取消發售。
16日,長沙門店稱:“由于突發事件,根據商場以及派出所的相關工作指引,本次哦崽取消發售。”
珠海門店稱:“由于現場人員不愿意配合門店秩序排隊,考慮人員安全問題取消發售。”
而成都門店則稱:“因突發事件,配合派出所工作,本次哦崽發售取消。”
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發帖稱成都發售門店的玻璃門碎了,疑似有人受傷。
目前,原價129元一個的“哦崽”初代搪膠盲盒在平臺上多溢價出售,基本款售價幾百元,隱藏款有人售價4888元。
對此,網友評論:
饑餓營銷成新興潮玩品牌新招式
對于新興潮玩品牌限量發售的方式,中經傳媒智庫專家、TMT產業評論人張書樂在去年11月底紅星新聞的一次采訪中表示,“限量發售本身就能帶來一種饑餓營銷。在盲盒玩法中,其實就有隱藏款限量發售的味道。而現在則將限量發售放在明面上,直接激發粉絲的沖動消費,人為地制造和實際價值不符的爆款,形成話題。這也是明明可以產銷兩旺卻非要限量的營銷思維根源所在。”
不過,張書樂認為,限量能人為造成一種價格導向,但這種打法偶爾為之即可,不能常用。
“真正的限量,需要本身商品的價值獨特且稀少,真正具有收藏和升值空間,而不是人為制造稀缺。否則,一旦粉絲開始嫌棄價格離譜、IP不潮,就可能出現貨品限量而銷售無量的窘境,品牌形象也可能遭到毀滅性打擊。”張書樂表示。
市場監管總局出手
盲盒監管落地
據21世紀經濟報道,作為一種帶有隨機性且往往與各類潮流元素綁定的商品經營模式,盲盒近年來受到消費者的廣泛關注與喜愛,但另一方面,由于商品隨機性帶來的信息不對稱、虛假宣傳、產品質量等問題,也使得盲盒市場的監管急需得到進一步細化。
去年6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盲盒經營行為規范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旨在規范盲盒經營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從制定負面銷售清單、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機制等方面對盲盒經營活動提出具體規定。
對于社會關注的未成年人購買盲盒問題,《指引》給出了明確回應。第二十三條提出,盲盒經營者不得向未滿8周歲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向8周歲及以上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商品,應當依法確認已取得相關監護人的同意。
此外,《指引》還要求經營者通過顯著方式提示,防止沉迷等方式,降低盲盒可能對未成年人帶來的成癮性等危害;并鼓勵地方有關部門出臺保護性措施,對小學校園周圍的盲盒銷售模式包括距離、內容等進行具體規范。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盲盒經營中可能涉及的“賭博性”,《指引》亦明確表示盲盒經營者不得以盲盒名義從事或者變相從事賭博活動。
對于如何識別盲盒售賣總可能存在的賭博性行為,浙江大學數字法治研究院副院長高艷東指出,首先可以從盲盒商品屬性加以辨認,盲盒中的“隱藏款”往往價值比普通款高出很多,抽中的概率也極低,因此,僅從商品的價值和抽獎概率來看,無法區別是否賭博,但在盲盒賭博或變相賭博活動中,盲盒可能缺少了商品屬性,僅成為一種代碼或籌碼,獲取這類盲盒后也主要是為了兌換成金錢,不具有其他類似把玩、展示等功能和意義;其次還可以從盲盒交易的方式來區別,消費者買到不喜歡的盲盒可能會在平臺上低價出售,這和賭博中的兌現也要區別開,盲盒賭博可能會形成專門的兌現渠道。
他進一步指出,監管部門應當嚴格把控,避免市場中出現沒有消費意義、而是以一般等價物方式存在的可能進行賭博活動的盲盒售賣。
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程鵬 易啟江
校對|王月龍
封面圖片來源: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都市快報(記者:羅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立洋、易佳穎)
紅星新聞(記者:張露曦 俞瑤)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