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18 22:19:41
◎自6月以來,多家銀行理財公司對旗下部分理財產品進行了費用打折,降低了包括固定投資管理費、銷售服務費在內的費用,主要涉及固收類理財產品。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債券收益率明顯下行,尤其近半年債券收益率大幅下降,疊加禁止存款手工補息之影響,下半年理財可預期的年化收益率可能降至2%出頭。
每經記者 趙景致 張宏 每經編輯 張益銘
進入6月份后,多家銀行理財公司再次打出了“誠意牌”,對旗下部分產品進行費率打折,實施階段性費率優惠,其中涉及固定管理費、銷售服務費等。記者注意到,有產品的銷售服務費優惠力度低至2折。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半年“債牛”行情下,受投資者青睞的固收類理財產品,近6月平均年化收益率已高達3.99%。而隨著債券收益率的走勢趨穩,業內人士指出,相對于上半年,下半年投資者也需要降低對理財的投資回報預期。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對記者表示,銀行理財降費一方面可增加產品吸引力,另一方面,在業績比較基準下調時可傳達與客戶共進退的信號。
自6月以來,多家銀行理財公司對旗下部分理財產品進行了費用打折,降低了包括固定投資管理費、銷售服務費在內的費用,主要涉及固收類理財產品。
“為答謝您長期以來的支持,回饋新老客戶,我公司將于2024年6月18日至7月18日對中銀理財—樂享天天4號產品A份額費率進行優惠。”中銀理財發布優惠公告稱。
據悉,中銀理財將該產品的產品固定管理費率由0.15%(年化,下同)下調至0.05%;產品銷售費率由0.2%下調至0.15%,“優惠期結束后,費率將恢復為產品說明書約定的費率。”
除了中銀理財,招銀理財、信銀理財、興銀理財等多家銀行理財公司均于近日推出了優惠政策。
如招銀理財自6月18日起,對“招睿安泰封閉15號固定收益類理財計劃”給予階段性費率優惠,將固定投資管理費由0.15%降至0.05%,優惠截止日期為9月18日。
信銀理財公告稱,自6月19日起,對安盈象固收穩健三個月持有期11號理財產品多類份額銷售服務費給予階段性優惠,如其中B類份額銷售服務費由0.3%降至0.05%。
“理財產品降低費率的原因包括,通過降低費率提高理財產品收益,讓利理財投資者,通過降低費率吸引客戶投資購買,更好的營銷客戶。”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對記者表示,降低費率是增加理財產品對投資者吸引力的一個方式,但更重要的是強化投研能力做好資產配置來提高投資者收益,盲目降低費率并不是一個最好的方式。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表示,銀行理財調降費用,一方面可增加產品吸引力,另一方面,在業績比較基準下調時,可傳達與客戶共進退的信號。此外楊海平指出,銀行理財公司降低費率不會直接地影響業績比較基準,“目前多家理財公司調整業績比較基準的原因主要是,在市場利率下行、資產荒延續的背景下,資金追捧相對優質資產的力度加大,導致底層資產收益率下行。”
除了產品費率打折,還有多家理財公司相繼出現旗下理財產品提前終止現象。
如華夏理財表示,根據市場及投資運作情況,為最大程度保障投資者利益,經審慎評估,公司擬定于2024年6月17日提前終止華夏理財混合偏債型一年半定開理財產品1號。
此外,興銀理財近日也提前終止了豐利悅動純享封閉式13號固收類理財產品。興銀理財表示,根據理財產品銷售文件中的約定,產品管理人有權部分或全部終止理財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來銀行理財產品提前終止情況有所增加。根據普益標準數據統計,截至2024年5月31日,今年以來提前終止的凈值型理財產品共958款,同比增加117款,上升13.91個百分點。
婁飛鵬指出,理財產品說明書中一般會有提前終止的約定條款,面對市場波動、投資難度加大、業績不及預期、理財總份額持續較低等情況,可能會出現提前終止的情況,這也可以看作是理財產品適應凈值化轉型的一個方式。
“目前來看,理財產品提前終止的原因較多,如認購規模很小、市場波動較大,以及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等都是導致理財產品提前終止的因素。”婁飛鵬表示,總體來看,理財產品提前終止是市場化行為,也是正常的現象,有助于降低理財公司的運營成本,也有助于更好保護投資者的權益。
對于大多投資固收類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來說,上半年收益率可能都超過了3%。記者注意到,2024年開年以來,銀行理財“量價雙優”,其中大受投資者青睞的固收類理財產品,近6月平均年化收益率已達3.99%。
“近期,貴金屬表現亮眼,投資標的資產價格上漲,從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產品表現較好。而固定收益類產品主要投向于存款、債券等債權類資產,風險相對較低,故該類產品收益較穩定。”普益標準研究員李霞對記者表示。
根據普益標準數據統計,截至2024年6月16日,理財產品近6月平均年化收益率為3.7561%,其中現金管理類、固定收益類、混合類、權益類、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產品的近6月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別為2.1017%、3.9893%、3.0327%、-0.0845%、9.3073%。
收益率的上升也伴隨著理財資管規模的擴大。據招商證券統計,2024年一季度估算理財規模接近27萬億元,4月理財規模增量2.5萬億左右,5月末理財規模約29.5萬億元。
中證全債指數半年漲幅達到3.85%
值得注意的是,固收類理財收益率的上升,與上半年的“債牛”行情密切相關。據悉,中證全債指數年初為236.97點,截至6月17日則為246.09點,半年漲幅達到3.85%。但在經過上半年顯著上升后,下半年可能會趨于平穩。
“展望中長期,債券收益率趨于下行,但在債券收益率顯著下行后,需要降低對理財的投資回報預期。由于近年來債券收益率明顯下行,尤其近半年債券收益率大幅下降,疊加禁止存款手工補息之影響,下半年理財可預期的年化收益率可能降至2%出頭。”招商證券銀行分析師廖志明指出,理財收益率走低也可能使得理財規模增長放緩,預計2024年末理財規模30萬億左右。
楊海平指出,近期也有部分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下調,“相對于上半年,下半年投資者的收益預期應該適當的下調。”
普益標準研究員楊國忠對記者表示,當前存款利率下降,債市利率緩慢下行,固收類資產收益逐漸降低。理財產品配置了大量固收資產,在大形勢下很難維持產品收益,尤其是持倉資產流動性有嚴格要求的現管產品,“而開放頻率較低的產品相對有更多操作空間,例如可增加債券久期、投資永續債,或者搭配更多非標資產來減緩收益率下降的趨勢。”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