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9家養老險公司一季度凈虧損逾4億 ,轉型調整下,養老險公司路向何方?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19 20:44:53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廖丹    

    2004年底,平安養老、太平養老等專業養老險公司率先成立,截至目前,我國已開業的專業養老險公司有10家。各公司主要業務范圍包括企業年金、職業年金業務,以及第三支柱養老金業務、養老保險等業務。2024年一季度,9家養老險公司盈利數據顯示,總虧損逾4億,其中5家盈利,4家虧損。

    2021年以來,監管部門對養老險公司的發展定位和業務結構進行了重塑,引導養老險公司回歸養老主業,專注長期養老金融產品的開發和創新。2023年12月,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正式下發《養老保險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進一步要求養老險公司創新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需求,對于業務范圍超出規定的,給出了三年過渡期作出調整。

    這無疑給專業養老險公司的經營帶來挑戰。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一些以團體健康險為主的公司來說,回歸到養老保險主業上,對現有的業務結構、團隊都有很大的影響。”

    下一步,養老險公司發揮好專業優勢,探索養老保險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值得期待。

    4家養老險公司一季度虧損

    多家公司發起增資為業務發展“蓄勢”

    2023年11月,長江養老獲批變更業務范圍。業務范圍包括受托管理委托人委托的以養老為目的的人民幣、外幣資金;管理運用自有人民幣、外幣資金;開展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業務;與資產管理相關的咨詢業務等。

    除長江養老外,其余9家養老險公司披露的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9家公司總虧損4.14億元。

    具體而言,整體凈利潤呈現“五盈四虧”。一季度,平安養老實現凈利潤為4.99億元;國壽養老凈利潤2.77億元;國民養老、人保養老、太平養老凈利潤分別為0.93億元、0.51億元、0.05億元。此外,四家養老險公司凈利潤為負。

    泰康養老虧損最大,一季度虧損11.84億元。根據公司審計后2023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泰康養老受第四季度季度虧損12.16億元拖累,2023年度累計虧損9.92億元。對于虧損原因,聯合資信在今年3月的評級報告中認為,受資本市場波動、賠付支出增長及折現率下行導致增提保險責任準備金等因素影響。

    為滿足公司業務發展和償付能力需要,泰康養老今年4月發布增資公告,泰康集團擬向泰康養老增資20億元,若此次增資順利落地,泰康養老的注冊資本將升至90億元。去年8月,泰康養老一度增資10億元,注冊資本金由60億元變更為70億元。今年初,泰康集團董事長陳東升親自掛帥泰康養老,足見對養老金融的重視。

    外資金融機構亦看好中國養老市場,加碼布局養老險公司。今年5月,中國太平公告稱,比利時富杰擬以10.75億元向太平養老增資,增資完成后,富杰將持有太平養老約10%股份。據了解,此次引入富杰集團,將充分發揮其在養老金方面的經驗和優勢,推動太平養老全方位創新變革,合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從太平養老保險業務收入看,目前在養老險公司中僅次于泰康養老、平安養老,排在第三位。

    作為首家外資背景的養老險公司,恒安標準養老今年2月首次增加注冊資本金,從此前的2億元增至4億元。恒安標準養老成立于2021年1月,由合資公司恒安標準人壽全額出資,該公司是由英國安本集團和天津市泰達國際控股(集團)各出資50%合資設立。據了解,恒安標準養老確立了“專業、聚焦、數字化”的戰略發展路徑。完成增資后,恒安標準養老將持續推進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積極爭取個人養老金等業務資格,持續發揮專業能力豐富養老金融產品供給。

    部分公司短期健康險占比不小

    監管引導聚焦主業,專業養老險調整“進行時”

    2004年12月,首批專業養老險公司由原中國保監會批準成立,主要面向企業客戶提供企業(職業)年金管理、團體養老保障服務和員工健康管理類服務。截至2023年末,從泰康養老、平安養老、太平養老等幾家保險業務收入居前的養老險公司來看,主要險種仍集中在團體健康險、團體意外險等業務上。

    作為首家專業養老險公司,平安養老目前注冊資本116.03億元,在養老險公司中排名第一位。從保險業務收入看,目前其業務規模也居前,一季度保險業務收入67.71億元。2023年報披露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前五位的保險產品分別為平安住院團體醫療保險、平安附加意外傷害團體醫療保險、平安團體意外傷害保險(2022版)(A款)、平安補充住院團體醫療保險、平安團體重大疾病保險(2021版)(A款)。

    與平安養老同時期成立的太平養老,保險業務收入也以團體險為主。2023年報披露的前五位保險產品分別為太平共享盛世團體護理保險、太平盛世團體補充醫療保險(C款)、太平附加盛世綠洲門診團體醫療保險、太平盛世福享金生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組合款、太平盛世團體意外傷害保險A款(2022)。

    泰康養老成立于2007年8月,從一季度保險業務收入來看,泰康養老在9家養老險公司中最高,為87.21億元。

    從泰康養老業務結構看,健康險占比為78%,其中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業務占比約19%。2023年報披露的前五位保險產品分別為泰康城鄉居民大病團體醫療保險(A型)、泰康健康有約終身重大疾病保險D款、泰康健康有約終身重大疾病保險、泰康幸福贏家年金保險(分紅型)、泰康健康有約終身重大疾病保險H款。

    近年來,養老險公司回歸主業基調不變,各家公司積極調整業務結構。到2023年末,監管進一步明確養老險公司走專業化發展道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家養老險公司獲悉,隨著《辦法》發布,公司正在調整業務結構中,包括退出惠民保等業務,部分短期健康險業務將并入其余子公司。

    “去年監管的文件對于養老險公司主業的發展影響較大。”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朱俊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一部分專業養老金公司來講,其短期健康險占的份額還不小,而監管則是引導專業養老保險公司聚集主業。

    養老險公司前路何方?

    專業優勢在“第三支柱”發揮更大作用

    作為我國金融市場中唯一一類名稱中帶有“養老保險”字樣的持牌金融機構,轉型調整之下,養老險公司路向何方?

    在周瑾看來,養老險公司轉型的方向還是要根據公司自身的選擇確定,無論是做年金業務還是保險業務,兩個方向都各有利弊。“現在年金業務的發展到了一個存量維護為主的瓶頸期,短期不大可能有太大的突破,而養老保險業務未來發展空間大,卻也面臨著跟其他壽險公司同臺競爭的問題,專業化的優勢并不明顯。”

    朱俊生表示,專業養老險公司有三大發展方向,包括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管理,第二支柱年金受托、投資、賬戶管理資格,但受制于盤子基本穩定,量的擴大比較有限,未來養老險公司在這些領域主要是“如何做優”,值得探索的是“第三支柱”增量部分。

    “一方面,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有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個人和家庭養老財富的積累,中國的短期儲蓄占比也比較高,這些都為轉化提供了基礎。”在朱俊生看來,一些專業養老險公司已經在積極參與專屬養老保險、商業養老金等業務,而養老險公司開發商業養老保險,未來將在第三支柱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022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擴大參與個人養老金的金融機構與產品范圍,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覆蓋的范圍拓展至包括商業養老保險、基金產品、銀行理財、儲蓄存款等適合投資的金融產品。當年11月25日,在36個城市和地區率先啟動實施的個人養老金業務正式開閘。

    平安養老險黨委書記、董事長甘為民曾表示,養老保險公司在養老金管理上,無論是表內業務還是表外業務,具有大類資產配置和絕對收益投資優勢和豐富經驗,可以更好地應用到個人養老金管理上。在其看來,養老保險公司覆蓋一、二、三支柱,為滿足民眾多樣化的個人養老需求,正在不斷豐富個人養老金賬戶產品以及個人商業養老金融產品和個人其他長期性金融產品,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多元的選擇。

    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個人養老金產品中的保險類產品有82款,有20余家保險公司參與個人養老金業務,其中養老險公司有4家共22款產品,分別為國民養老10款,太平養老、泰康養老各5款,新華養老2款。

    商業養老金業務是養老險公司為個人客戶開立商業養老金賬戶,并提供賬戶管理、養老規劃、資金管理和風險管理等服務的創新型養老金融業務,也是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年起,人保養老、國壽養老、太平養老和國民養老4家養老險公司在10個省市試點開展商業養老金業務。目前,4家養老險公司的官方微信平臺均設有商業養老金業務專區,提供養老規劃、產品選購和賬戶服務等。

    發力“第三支柱”,以國民養老為代表的“后起之秀”值得關注。2022年3月,注冊資本高達111.5億元的國民養老成立,被稱為“第三支柱的國家隊”,監管鼓勵該公司在業務經營、風險管控和管理機制制度方面大膽創新,積極參與養老金融試點。國民養老成為首批“個人養老金”和“商業養老金”雙試點的養老保險機構。

    “養老險公司的專業優勢包括精算與全生命周期保障能力、長期投資與絕對收益獲取能力以及全面審慎的風險控制能力等。”在恒安標準養老董事長萬群看來,養老保險公司應充分發揮專業能力,全面拓展養老金市場新機遇。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養老 保險 養老險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