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20 20:08:20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編輯 廖丹
科技金融作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對于實現金融資源與科技資源的有效對接,激發企業科研活力,推動科學技術產業化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為扎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全力支持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首都銀行業正在加速打造全方位、多層次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充分發揮金融“加速器、催化劑”的強大作用,實現科技、產業、金融相互塑造、有機結合、良性循環,推動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充分轉化。
銀行業是如何搭建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質效的?6月20日,在首都銀行業“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專題發布會暨科技金融座談交流會上,多家銀行相關部門負責人就銀行做好科技金融服務的相關舉措進行了一一解答。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袁園 攝
會上,北京市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徐英曉表示,本次首都銀行業“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專題發布會的組織召開,是為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及監管要求,通過展示監管引領首都銀行業在支持科技金融發展方面的經驗做法以及所取得的工作成效,強化行業內部良好經驗的交流互鑒,推動行業更好地服務首都實體經濟發展和首善北京建設大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發布會現場獲悉,“創新”是銀行業探索和落實科技金融服務的共同舉措。
首先,創新服務體系和服務理念,搭建專營架構體系,為科技企業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務。以浦發銀行北京分行為例,該行今年推出了“京益求精”科技金融服務品牌,重構了專業化的組織架構和一體化的服務體系,包括成立“北京分行科技金融服務中心”、設立“科技金融部”、授牌專業化的科技支行和科技特色支行等,通過專業化的組織架構,形成一枝獨秀、遍地開花的經營態勢,為全市科技企業提供貼身定制的各類金融服務。
其次,創新產品,強化全生命周期服務。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發揮股貸債保聯動優勢,貫徹科技企業身邊的伙伴銀行精神,為不同生命周期的科技企業匹配信貸產品,針對性解決企業需求痛點。與此同時,增設科技專屬貸審會,專項受理中型企業信貸業務,優化審批制度、提升業務效率。
北京銀行則根據企業發展特點和融資需求,構建覆蓋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的“線上+線下”專屬融資產品矩陣。針對企業“短、頻、快”的融資需求,強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賦能,推出“領航e貸”“金粒e貸”“創新積分貸”“科企貸”等一攬子專屬線上產品,線上化操作、速度更快、靈活高效。針對企業使用期限長、金額大的融資需求,匹配“領航貸”“聯創e貸”“智權貸”“融信寶”等特色貸款產品,為企業成長騰飛提供更多選擇。
第三,創新金融服務模式。中關村銀行基于北京市良好的營商環境,打造以組織機制創新、客群定位創新、金融產品創新、授信管理創新、考核機制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等六大創新為一體的“GP BANK”并建立一整套科技金融服務的新模式。
第四,創新評價體系。農業銀行北京分行針對科技型企業“輕資產”運營的特點,引入“六力”評價體系,對科技型企業開展評分評價,轉變“重報表、重押品”的傳統信貸思維,完善以“未來還款能力”為核心的評價方法。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末,農業銀行北京地區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超1000億元。
此外,中關村銀行累計服務超過2000多家北京市科創企業,為科創企業發放貸款超過260億元,初創型企業占比超過70%,主要為信用類貸款;截至2024年3月末,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科技貸款余額近1500億元,較年初增長16%;截至今年5月末,北京銀行科技金融貸款余額近3200億元,較年初增長23.4%,已累計為4.4萬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超萬億元信貸資金支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