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22 13:19:23
每經編輯 何小桃
如今,景區門票預約制度逐漸普及,在帶來便利的同時,產生的新問題也不容忽視:網絡預約難、現場預約窗口關閉、“黃牛”高價倒賣門票等。
6月20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發布《關于提升暑期旅游景區基本服務質量 踐行文明旅游的倡議》。其中提到,為持續提升旅游景區基本服務,除故宮、國博等旅游景區和對外開放單位外,全市旅游景區已全面取消預約要求。
消息發布后迅速登上熱搜,受到網友關注。
不少網友表示贊成,并希望全國推廣。
也有網友表達了疑慮,“取消預約后,會不會出現到現場后因為人太多,白跑一趟的情況?”
還有網友表示,希望故宮也取消預約。
專家:當前旅游景區景點等
并沒有供不應求
預約制推出的初衷,是為了限制客流量、提升游客體驗,然而隨著各地景區紛紛采取實名預約,不顧及現實情況,反而給游客帶來了并不友好的體驗,也讓實名預約多被詬病。
光明日報曾報道,來自湖南的黃蘇芮為了搶故宮博物院的門票,每天晚上臨近8點都守在手機旁,這讓他感到十分頭疼,“故宮是提前七天放票,但我連著搶了好幾天都沒有搶到,幾乎都是秒空”。
在部分景區門口,甚至有大量游客被攔在了門外,很多從外地來的中老年游客并不知道需要提前在網上預約買票,到了景區才發現沒有當日票。“現場的票很少,根本排不到,大老遠來了卻只能遺憾而歸。”一位游客這樣說道。
另外,搶票難,催生了“門票代搶”業務。游客無奈開始從各種渠道找“黃牛”代買門票。“我想帶小朋友到湖南博物院參觀,但是免費票自己根本搶不到,我是在網上找人代訂的,花了一百多元。”一位浙江游客董女士說。
各種搶票軟件也“應運而生”,有些“代搶”團隊使用的電腦技術、外掛,比普通游客的手速快得多,進一步擠占了購票通道。一些無需實名制預約的景區,更是被“黃牛”大量囤票,無疑使普通游客預約門票的難度進一步增加。
據澎湃新聞報道,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總體上來講,當前旅游景區景點、度假區和文博場館,并沒有供不應求。在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的景區景點、度假區、文博場館是不需要預約的,但對于頭部熱點的景區景點、文博場館又是需要預約的。“還是要在詳細評估的基礎上,不要‘一刀切’。即使預約也要精細化,把最大的方便讓給老百姓。”
南京旅游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葉凌波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介紹,景區預約,來自《旅游法》第四十五條,是一種對景區接待旅游者的數量進行控制,防止景區接待旅游者超過景區主管部門核定的最大承載量的方法。“2019年底新冠疫情暴發后,許多景區都將預約制度升級為實名制,可以在疫情發生時迅速確認風險人群,實現精準防控。從這一點看,隨著疫情防控的降級,旅游景區實名預約的前提其實已不存在。”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此前蘇州市宣布,從2024年6月7日起,除7家重點景區和蘇州博物館本館外,全市其他A級景區、文化場館、宗教活動場所取消實名預約,線上線下購票環節也不再要求游客提供姓名、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6月10日,上海市文旅局公告,除部分熱門景區和文旅場館(名單共列出29家)需實名預約或實名購票外,其余A級旅游景區及美術館、博物館等將繼續全面落實參觀免預約舉措。
媒體:旅游景點沒有
收集個人信息的必要性
針對部分地區宣布文旅場所和旅游景區取消實名預約要求,經濟日報發布文章表示,景區取消預約符合公眾期待。
文章稱,事實上,實名預約制對改善節假日熱門景區人滿為患的狀況作用有限,景區承載力和需求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而對于游客相對較少或承載力有余的景區,實名預約反而會給游客參觀增加阻礙。
此外,還有人擔心實名預約有潛在的個人信息泄露風險。游客到旅游景點參觀游玩,只需要查驗其是否購票即可,并沒有收集個人信息的必要性。
需要指出的是,取消預約制不能搞“一刀切”,要做到應取消盡取消,必保留才保留。比如,在一些特殊熱門景區,出于景區安全、文物保護等需要,應繼續推行預約購票制度。對于客流量大的景區,可通過不斷優化預約服務來解決供需失衡的情況。一方面,在場館承載力范圍內,盡可能提升參觀人數上限,同時動態更新系統,把“爽約票”及時回填票池。另一方面,合理設置放票時間,使預約服務更加精細透明。對于“黃牛”代搶門票等問題,應明確規則、提升技術手段,進一步加強管理。
管理部門要加強指導,景區應主動作為,以服務游客為精細化管理的立足點和出發點,優化實名預約制,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不斷提升旅游體驗。
編輯|何小桃 杜恒峰
校對|段煉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澎湃新聞、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