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又一上市房企鎖定“面值退市”!迪馬股份今起停牌,3年凈虧92億元擬申請重整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24 20:58:13

          ◎作為重慶首家民營上市企業,迪馬股份今年以來的股價曾多次跌破1元線,也多次化險為夷。然而這一次,盡管有引入戰投、增持護盤、申請重組等多種“自救”措施加持,但迪馬股份最終仍未能逃過面值退市的命運。

          ◎至于此次面值退市,迪馬股份相關人士今日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目前經營情況穩定,后續我們將按照交易所的要求履行相應程序。同時,公司也不會躺平,將維持經營穩定。”

          每經記者 陳利    每經編輯 魏文藝    

          又一家上市房企鎖定面值退市。

          今日(6月24日),迪馬股份(ST迪馬:SH600565,股價0.85元,市值21.18億元)于開市起正式停牌。據此前公告,迪馬股份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已觸及交易類退市指標,上海證券交易所已于6月21日下發了擬終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或記者)注意到,作為重慶首家民營上市企業,迪馬股份今年以來的股價曾多次跌破1元線,也多次化險為夷。然而這一次,盡管有引入戰投、增持護盤、申請重組等多種“自救”措施加持,但迪馬股份最終仍未能逃過面值退市的命運。

          6月24日,迪馬股份相關人士告訴每經記者:“公司目前經營情況穩定,后續我們將按照交易所的要求履行相應程序。”

          需要注意的是,此前迪馬股份公告稱,臨時股東大會已表決通過《關于擬向法院申請重整的議案》,公司正與法院、政府各相關部門等進行積極溝通,各相關事項正在緊密推進中。

          如今,在退市危機之下,迪馬股份能否通過重整扭轉困境尚待觀察。

          來源:ST迪馬公告

          多種方式“自救”未果

          1月16日,迪馬股份發布業績預虧公告,此后公司股價持續走低,至2月7日首次跌破1元線,收盤價0.95元/股。此后,迪馬股份股價持續上漲,重回1元線上。但好景不長,4月24日,其股價再度跌落1元線,隨后回暖。

          迪馬股份股價跌破1元線最長的一次發生在4月30日。彼時,迪馬股份發布2023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83.01億元,凈利潤虧損36.51億元,公司也因連續三年虧損并被審計機構出具帶“與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段落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而戴帽。5月6日復牌后,迪馬股份股價跌停,再次來到1元線下,這一情況持續了8個交易日。

          近一年迪馬股份股價表現

          為保住上市地位,迪馬股份也拼盡了全力。

          就在6月19日,離面值退市還有兩個交易日時,迪馬股份同時釋放了三大利好消息:控股股東重整申請獲法院受理,上市公司第一大債權人可為控股股東提供增持資金,總裁羅韶穎自愿啟動增持計劃(不管今后是否仍在公司任職)。

          與此同時,迪馬股份最大債權人華潤渝康也發文稱,將全力支持迪馬股份維持上市地位。在此之前,迪馬股份與華潤渝康簽署《業務合作框架協議》,擬在困境項目盤活業務、資產價值提升及產業賦能、重慶市“三攻堅一盤活”等方面展開業務合作。

          而在此之前,迪馬股份已先后放出高管增持、主動申請重整、與重慶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等多重利好,以期刺激股價。

          自5月24日股價年內第五次跌破1元線后,迪馬股份再也沒有了前幾次的好運,最終未能挽救股價,于6月21日晚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發的擬終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書。根據相關規定,公司股票已觸及交易類退市指標,自今日開市起停牌。

          “公司目前經營情況穩定”

          作為重慶第一家民營上市企業,迪馬股份主營以專用車和機器人制造為核心的智能制造板塊、以地產開發和城市更新為核心的城市運營板塊、以物業服務和醫療康養為核心的智慧民生板塊三大業務。

          其中,房地產業務在迪馬股份的營收結構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該板塊貢獻的收入占比長期穩定在80%以上。但由于近年來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迪馬股份對部分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和信用減值損失后,導致業績持續虧損。

          年報顯示,2021年至2023年,迪馬股份歸母凈虧損分別為20.54億元、34.97億元和36.51億元;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虧額分別為20.93億元、31.35億元和29.80億元。今年一季度,迪馬股份歸母凈虧損1.43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虧損1424.33萬元。

          此外,今年5月上旬,迪馬股份經營性現金流動性出現階段性緊張,公司債券“21迪馬01”未能于本期債券到期日2024年4月30日按期足額償付本息,首次發生公開債券違約。此次違約后,迪馬股份涉及的債券托管量達到約3.26億元。

          截至2023年末,迪馬股份合并資產負債表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有13億元,但一年到期的銀行借款和其他借款合計達到103.66億元,公司已到期尚未完成展期的借款本金合計為19.50億元。

          記者注意到,在今年6月13日,迪馬股份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表決通過《關于擬向法院申請重整的議案》。迪馬股份表示,雖然面臨諸多困境,但公司除了城市運營業務之外,還有智能制造、智慧民生兩大業務板塊,具有持續經營的基礎和價值。公司各板塊的人員、業務、資產均保持完整,業務仍能維持運轉,公司董事會認為公司具有重整價值。

          彼時,迪馬股份就表示,公司正與法院、政府各相關部門等進行積極溝通,各相關事項正在緊密推進中。

          至于此次面值退市,迪馬股份相關人士今日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目前經營情況穩定,后續我們將按照交易所的要求履行相應程序。同時,公司也不會躺平,將維持經營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已有*ST世茂和ST中南兩家上市房企因連續20個交易日股票收盤價低于1元而鎖定退市。截至6月21日,A股有超過20只地產股的股價處于1~2元之間,包括華夏幸福、華遠地產、*ST金科等的股價已多日徘徊在1元“警戒線”。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9020176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迪馬股份 房地產開發 重慶市 股價 上市企業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思思久久96热视频主播 | 日韩区欧美国产区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亚洲2020香蕉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国产按摩 |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